文海阁

文海阁>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 135140(第2页)

135140(第2页)

说起来,官家倒是一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作风。没有上过前线,看不出秉性如何。何以只过了两代,就有如此之大的嬗变?

难道是曹皇后的言传身教?她是名将之后,自幼所受教育与寻常女子不同。

还有其他原因么?

几人想了一会儿,也想不出别的。只好把这归结为太子殿下的又一“异常”之一。算了,反正异常已经够多了。他们只需要接受就好。

垂拱殿中的扶苏哪里知道,他信任的几个大臣正在试图揭他的老底。但他的底实在太离奇,一般人很难掀得动。此刻,他正乖乖低头,面对着官家的絮絮叨叨。

和一般家庭父母的刻板印象不同,扶苏的母亲曹皇后反而是话少的那个。她连自家儿子不当太子都接受了,之前听说他要去云州,也只一句轻飘飘的“注意安全”。

官家反而是絮叨的那个。而这次,他真刀真枪地要上战场,他的絮叨更加翻倍。绞尽脑汁地搜刮起真宗皇帝告诉他的,上战场的经历,一点一点讲给扶苏听。

扶苏听得极为认真,时不时地点头,半点没有不耐烦的样子。

他在享受阿爹对他的关心。

见到儿子的姿态,官家反而不好意思:“好了,你祖父的情况和你截然不同。朕要是再说下去,肃儿你也该烦了。朕只嘱咐你一句话——”

“就算为了大宋的未来,你也当好好保重自身,平安归来。”

“诶?”扶苏吃了一惊:他还以为会说就算是为了官家、娘娘、妙悟之类的话。

“不然朕能怎么办呢?”官家的眼神无奈极了:“怕是只有这句话,才能让你长长记性,珍重自身了。”

扶苏摸了摸鼻子:还真是。

大宋的未来,不只是他东宫太子的身份。还有铺开了一半的改革。倘若他身为太子,却在前线受伤,朝廷对辽夏的态度将彻底转为保守收缩。那他为了收复十六州铺垫的改革,最终也会渐渐被搁置、取消……

扶苏的脸顿时像个小苦瓜。那可远比受伤难受得多了。

狠还是官家狠。

一说就说个让他无法拒绝的理由。

倒不是说官家、娘娘、妙悟他们不重要。他们当然重要。但战场上想的当然是军机、排兵。布阵。想亲人是开小差行为。但官家拿出大宋来压他,就是另一个层面了。

“官家,我一定答应你。”扶苏说。

——

话分两头,各表一边。

且说狄青在正面战场上遭遇西夏军,掏出火药球大获全胜。被刻意放走的士兵们回到都城,连夜告知了消息。

李元昊听着下首的禀报,深深皱眉:“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天降神罚?铁鹞子损失惨重?

在说什么?

面对这样离奇混乱的消息,一般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接受,而是是不是主帅为了避免败仗,找的离谱借口。李元昊也是这样想的,他无视了禀报之人难看的脸色,召来幸存士兵,亲自询问。

得来的结果,让他眉头更深了。

什么玩意儿?

天降一声轰隆巨响以后,火光和黑色的烟雾冲天而起?铁鹞子们被炸散了阵型?然后宋军就从烟雾中钻出来,拿着刀,切他们和切菜一样。他们好险才捡回一条性命?

不是,你们听听,你们说的还是人间的话吗?

但士兵们提起那声巨响时,眼底真实的恐惧和不自觉的颤抖,都证明着它真实存在。李元昊又分开问过了每个人,他们给出的答案都相似,细节又能相互佐证。

无不证明着,那声巨响真的存在。

问题来了,那声巨响到底是什么呢?还有随之而来的火光,烟雾?

李元昊暗中捏紧了拳头。

他是西夏的开国皇帝,眼界见识都不凡,自然不会相信什么“天降神罚”之类的说法。但他的才干又让他十分明白,那能引发巨响之物,戳中了铁鹞子的死穴。

铁鹞子战无不胜,所依托的无非有二。训练有素的战马,和刀枪不入的重甲。但那声巨响直接让马匹受惊,战士和马匹之间的联系被斩断,战斗力大打折扣。

而坐在马匹上,试图稳定自己身形的士兵,身着的重甲就不是对他们的防护,而是负担。他们极容易失去平衡,被马甩到地上。那样和步兵还有什么区别?

思及于此,李元昊的拳头捏紧了。

他脑海中一瞬想过很多可能:比如是不是辽宋合伙陷害他?还是辽国刻意知情不报,让他羊入虎口?还是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