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要跟着迎春,是抱琴自己选择,作为家生子,她的确可以选择一家子放良,去外头做良民,堂堂正正过活。
可这种日子不是谁都能过的,抱琴有信息能自己立起来,可她拖不住一大家子。而且她的父母也绝不会愿意出去。
那么剩下的路中,要么配了管事,以后继续在贾府当差;要么随着姑娘嫁出去,或做陪嫁,或做内管事。抱琴选了第二条……
在宫里时,她常常想着家里人;出去之后,她却想多考虑考虑自己!
抱琴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家人都是些没有大能为的。一辈子可能就这么点出息了。
以后的日子,只要她还呆在贾家,恐怕不管嫁给谁,那一大家子人她都都脱不开手。
甚至,她嫁的人越优秀,她的爹妈、弟妹,甚至是以后弟弟的一大家子,越发会成为她身上的累赘。
而主子的情分,是禁不起消耗的……抱琴不想为我家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消耗了她这些年的辛苦。
所以她选择跟着姑娘,等姑娘以后嫁了人,回家也是姑奶奶,便是掌家的凤姐也要给几分薄面。
又有助益,又不容易被拖累,是最实在的出路。
她也想过放出去嫁个良民,但要想找个不介意她身份的良民,又不贪图她钱财,认真尊重她,互相扶持着好好过日子的男人,实在是太难了!
况且,抱琴自己也是享尽了荣华的人,这辈子从没认真洗过一次衣裳,制过一次饭食,真嫁到外面洗手作羹汤,她觉得自己吃不了那个苦。
贾府的姑娘里面,论年纪,二姑娘最合适。论性子,也是她最绵软。跟在她身边,只要不犯大错,大面上都差不了。
贾母闻言点了点头,她不甚在意抱琴的去处,只要她规矩的别给元春添麻烦,贾母乐得做好人。
抱琴的事情就这么敲定了,前头皇帝也恰好差人来传旨,说是让要留贾母等人的饭。
这是在给元春做脸呢,一时,得了体面的贾母王夫人纷纷笑逐颜开。
后半晌,元春的精力有些不济,王夫人和凤姐见状,都捡着省亲别墅里有意思的景致说给元春逗乐。众人都默契地没提正事。
只是临走时,元春突然问王氏,可知道王家要送哪位姑娘进宫备选。
王氏这一次拍着胸脯说,王家没有嫡亲的姑娘了,不会参与大选,让元春放心。
这话说得铿锵,元春却笑着摇了摇头,显然并不认可这种说法!
不过她也没再多说,还让玉罄、柱子亲自送着贾母、王
夫人、凤姐、抱琴几人出了宫门……
一路上偷看的人很多,玉罄还发现了一个特别的人,回来告诉元春知道。
元春皱了皱眉头,疑惑地出声;“穗儿”
……
且说元春这里送走了贾母等人,顿觉精神困乏,靠着绣塌歇了一会儿,还梦见好多从前之事,一番心绪动荡,到晚间就不大舒服。
还没来得及传太医,就听前边传来消息,说是太上皇病了,圣架择日就要回銮,让各处都收拾起来听旨。
太上皇这病的有些奇怪,元春掰着手指头一算,距离上辈子太上皇驾崩的时间还有些日子,于是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不知这症候重不重——
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4-04-1519:44:53~2024-04-1619:10: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3155266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9章
皇朝以仁孝治国,太上皇年纪大了,生病不是小事。
且无论病况如何,作为儿子的皇帝都没有再另居他处,避暑享乐的说法。
所以,几乎是消息一传开,明园众人都动了起来。
这次出行的阵仗不小,若是摆开倚仗慢慢走,少说也要走个十天半个月。
事急从权,周高昱索性带着精锐护卫轻车简从,先一步返回皇城,元春等后妃缀在后面缓行。
比起刚来时的惬意期待,这一路甚是闷热难熬。
元春这些日子身体一直不太舒服,做什么都恹恹的,再加上舟马劳乏,越发昏昏沉沉,几乎睡了一路。
马车驶入皇城的那一天,元春精神好了些。官道平稳,不同于前几日的颠簸,行进的速度都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