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美厂后面又在建造新厂房了,这栋新厂房是用来生产微波炉的。乔君贤自从在电饭煲上取得了成功,就彻底放弃了最初做收音机的想法。
上次他哥结婚,大堂哥请他们帮忙,乔君贤帮忙联系了PN公司。他在宁宴请了PN公司港城的总经理,大家本就相熟,再加上鸿安虽然由百货公司转型成了名品折扣城,但旗下的大卖场经营得十分红火,原本就和PN有业务往来。酒过三巡,那位被派驻到港城的日籍高管话也多了起来。
这位高管和他们分析了看似风光的PN所面临的困境,提到公司上层一直给他们这些派驻海外的职员施压,要求开拓新的市场。
他说:“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日本国内家电市场近乎饱和,增长已经停滞。我们的产品大量积压,企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来消化过剩产能。原本,欧美市场是我们的重要阵地,可近年来,美国对我们的家电产品设置了重重障碍。1977年,美国强制要求我们接受电视机出口自主限制,规定1977-1979年这三年间,每年对美电视机出口量不得超过175万台。这对我们的彩电产业来说,无疑是一记重创,大量的生产线被迫闲置,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乔君贤一边为对方斟酒,一边好奇地追问:“那后来呢,难道就一直这样受限制吗?”
日籍高管苦笑着摇头:“哪有那么简单。美国的贸易保护手段层出不穷,除了出口数量限制,他们还频繁发起反倾销调查。就拿彩电来说,一旦被裁定为倾销,就要面临高额的反倾销关税,这使得我们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价格飙升,竞争力锐减。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在政策上对本土家电企业大力扶持,给予补贴、税收优惠等诸多好处,进一步挤压我们的市场空间。如今,我们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日子越来越艰难。”
美国对日本家电产业的反制措施环环相扣,让日本企业防不胜防。
乔君贤趁机问道:“既然欧美市场受阻,那您觉得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会是PN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吗?”
日籍高管微微点头,眼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家电的需求必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我们公司高层也在密切关注中国市场,只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顾虑。一方面,中国政府的政策尚不明朗,有中国工厂想向我们购买彩电生产线,整个过程非常复杂。我们也曾咨询过,中国目前只接受合资,并且必须由中方控股;另一方面,我们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还缺乏深入了解,贸然进入可能会面临诸多风险。”
乔君贤趁机向对方提议:“我有个想法,我们与中国政府的关系,想来你也知道。而我现在经营着一家小家电厂,生产电风扇和电饭煲。我们能不能合作,在日本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你们把技术转移给合资公司,收取技术使用费,再由合资公司委托益美生产和经销?”
乔君贤的这个提议,差点让对方笑出声。对方感叹乔君贤年轻,大概是看到他们老板当年与美国电器公司成立合资公司,PN向合资公司收取技术指导费和经营指导费,之后公司凭借美国电器公司的技术转移,PN腾飞成为家电巨头的故事,就想如法炮制。
中国有句古话叫“班门弄斧”,合资公司设在日本,那不是在他们的掌控之下吗?
PN本来就对乔君贤的这家工厂很感兴趣,不仅是因为他在内地的销售渠道,还有益美销往美国和欧洲的渠道。
与乔君贤合作,一来能规避日本原产地的限制,二来还能通过益美了解中国内地的市场销售情况。他们打算与乔君贤合作几年后就收购益美。
乔君贤的这个提议,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这位高管回去一汇报,PN立刻同意了这个方案。乔君贤还乐呵呵地提供了东京秋叶原电器街上的一栋楼,将楼上的三层办公室作为合资公司的办公地点,装修后以低价租给公司。
这栋楼是他们几个的地产置业公司购入的,底下两层的商铺租金已经能覆盖房子的按揭贷款,上面三层办公楼本来就空着,打算招租,现在租给公司,赚点租金,也算是聊胜于无。
日本人更是觉得乔君贤实在是“人傻钱多”。这么好说话,他们还请他代言其他产品,乔君贤也欣然答应了。
这是后话。他们花了一个小时,参观了各个车间。
吃过午饭,几个人分成了生产、物流和综合三个组,每个组花半天时间去了解运作方式。
物流这块,乔君贤安排了杨秀秀负责。秀秀如今已经能够与国外对接,汇报订单进度、解决订单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要负责与车间协调。
秀秀带着赵佳颖和胖强一起下车间。
岳宁让大家认真学习,她自己去了杨勇根的养殖场。养殖场已经开了小半年了。
有了大学团队的支持,再加上葛月芹和杨勇根在西北就是从事这一行的,养殖场运营得异常顺利。
他们用鸭和鹅杂交培育出的骡鹅已经育肥成功,通知岳宁过来试试这鹅肝的品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