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韩若初反应如此的激烈,赵无为才意识到,是不是自己说错话了“那个我就随便一说,你别当真”赵无为略微有些尴尬的说道。“不行!”韩若初眸子中射来一道精光!“今天,你必须把话说清楚。”赵无为一怔:这个丫头怎么还认真起来了?只好悻悻说道:“韩韩小姐”赵无为心中,对小姐这个两个字浮想联翩好在,这个时代就是单纯的大户人家的小姐。不会让人想歪。“那个,施粥,只能解一时之困境。”“施粥越多,灾民越多,附近的灾民一旦听说丰安县在施粥,那定然会拼命地赶到这里来。”“那么请问,县令大人,得准备多少粮食才够呢?”说着,赵无为抬起眼,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韩若初。“就算你们这些城里的富户们有钱,能够拿出大把的银子来,捐给县令。”“但是,他去哪里买粮呢?”“现在,朝廷的救济粮下不来,那城中,能有多少的存粮呢?”“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粮食,必然会疯涨!”“现在小麦和大米,不过十几文一斤,如果再涨呢?手上那点钱,又能买多少呢?”一席话,直插韩若初的内心!如今,粮食的价格已经慢慢地起来了“你有什么法子?”不觉中,语气已变。赵无为略微沉思“两个法子。”赵无为伸出了两根手指,“第一,以工代赈;第二,开荒免赋。”韩若初眸子一喜,然后又是一紧。施施然道:“这个开荒免赋好理解,可是眼下这天气,就算是开荒种地了,恐怕也长不出来啊。”“再退一步说,老百姓就是因为地里不长庄稼了,才出来要饭的啊。”“你这个开荒免赋,算个什么法子?”赵无为阵阵无语“韩小姐,别忘了还有以工代赈,官府应当先以工代赈之后,安抚了绝大多数的灾民后,下一步才是助其返回家乡。”“而后,再鼓励其开荒,免去其新开荒土地三年以上的赋税。”“这样,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不用再给地主当佃户了。也就有了归属感。”“他们的生活劲头才会更大。”一席话,听得韩若初频频点头“那个你能不能,详细的说说以工代赈”“怎么个以工代赈法?”说完,抬眸继续望着赵无为,似乎想要读懂,为何小小年纪的一个人,脑子的想法为何如此的丰富?“这个简单。”赵无为自信的说道。“以工代赈是为了让灾民们吃饱肚子,施粥也是。”“但是,这么做的结果却是浑然不同的!”“施粥,他们心中毫无希望,更毫无干劲。”“而以工代赈,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想要吃饱肚子,必须通过劳动所得!”“这样,也更加的容易提升他们成就感和满足感!”“另外,除了每天吃饭之外,还可以每人给两到五文的工钱。”“至于做何工——趁现在干旱,修缮水渠、修水库、修城墙、修路、修各种的民生基础”“甚至,修寺庙也是可以的。”“这样,就会需要大量的民工,更能将这些灾民安置起来!”“而后,等到工程结束,他们手上有了部分的钱粮,再助其返回家乡,或者就地安置。”“下一步,才是开荒免赋”“这样,流民的问题就会极大的解决!”“也更能从根上,遏制流民聚齐,万一再出现动乱”“不过此法,应当多地同时实施,仅仅我们一县之地,恐怕也难以支撑如此多的灾民”“当然,找水的工作不能停,更要挖深井”“最起码,要在态度上,积极抗旱!”听完赵无为的话,韩若初的眸子亮了起来!想到,一个乡下的毛头小子,竟然还能有如此般的见识!真是令她刮目相看!只是,不明白,什么叫最起码态度上,积极抗旱不过,她并没有问出口。“你这些点子都是哪里来的?”“别给我说,是在做卤味的时候想到的?”很明显,韩若初十分的怀疑赵无为。无论怎么看,都不像一个乡下孩子说出来的话。“嘿嘿”赵无为故意憨憨的说道。“我要说我爱看书你信吗?”韩若初给了赵无为一个白眼!上次去他家,那屋里一个书毛都没有看到!他这话,除非骗傻子!,!“那个,积极抗旱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我们村的庄稼地你也看见了,凭什么长得好?”随后,赵无为将他们积极找水,又从山上修水渠的事,一一地讲给了韩若初听。韩若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确实,积极的态度,在多数的时候,能够更好地改变很多结果。丰安县正是因为积极找水,才有了半分产量。只不过,她不知道,这竟然是来自古洞村的启发。“既然你的法子这么好,那就不能咱们两个在这里谈论了!”韩若初嘴角上扬,有些调皮的说道。“你这话何意?”赵无为皱眉“何意?”“当然是要将你的点子,说给丰安县的县令大人了。”“只有他,才能将你的点子推广下去,才能让百姓们受益!”韩若初肯定地说道。眸子中,仿佛已经看到赵无为所说的景象!同赵小妮简单地打了个照面,便从鸿运楼出来。赵无为到了家中,又买了五百斤的粮食。恰好,赵无极归来。“哥!”赵无为将母亲希望他能回到古洞村的事,一一说完。赵无极沉默片刻“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不用说这次的旱灾了,我不能一走了之。”“况且,学堂并未休沐”“家里这么多的粮食,我能捐给粥棚吗?”说完,瞪着天真的大眼,望着赵无为。赵无为伸出手,溺爱的摸了摸弟弟的脑袋。“当然可以!”:()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