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鹿儿岛的水泥厂运过来的水泥在重建琉球国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然这些账单宋时全部记在了琉球国王的头上。
-
就在琉球国上下如火如荼搞建设的时候,运天港意外来了一些不速之客。
挂着郑氏商行旗帜的人找上门来了。
应该说在田川松消失在琉球国的那一天,郑氏就通过特殊渠道得到了消息,但是直到半个月后,都没有看到荷兰人的船到了大琉球。
恢复平静的平户港,荷兰人第二支船队抵达大琉球的时候,他们才发现之前运送郑氏家眷的船,消失在了海面上。
根本没有到大琉球,而月港和烈港也没有对方船舶停靠的消息。
郑氏派人在各条海路上搜寻家人的踪迹,却一无所获,自然而然的就联想到了现在东海上最大的新闻,永明城的大魏舰队奇袭了萨摩藩。最后还是在大魏去过琉球国的商人那边得到的消息,才找到了田川松的踪迹。
于是对方立刻马不停蹄的派人来了琉球国。
来的人是红旗帮的三把手,也是郑一官的亲弟弟:郑一盛。
接过拜帖,陈渔很利索的就放人上了岸。郑一盛为表诚意,也是一人孤身上岸。
宋时刚好那天在运天港上修码头,于是亲自接到了这位海上来客。
郑一盛看了一眼还在维修中的运天港,眼神中有些惊异:“这是现在岭南和月港地区大量售卖的水泥吗?”
宋时微微一笑,点头称是,虽然不过半个月,因为有之前修建永明城港口的水泥参数,所以运天港修建的速度非常的快,出来的效果自然也非常不错,和之前的那破烂港口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
到了今归仁城,宋时也没有吊着对方,直接带着对方去了城中田川松和两个小孩上课的地方。
和永明城一样,在宋时的手下是不允许有任何一个闲人的,发现田川松不仅识字,会日语,汉语,甚至琉球语还精通计算后,宋时直接给对方安排成为了今归仁城的学堂老师,把曾经在永明城抄写的一部分课本都给了田川松,让她熟读后好好教那群孩子。
还是个小豆丁的郑森自然也被宋时丢进了学堂,小孩子不上学难道要打工吗?年纪最小的郑淼被放到了隔壁的幼儿园,和其他还不太会说话的琉球孩子放到了一起,和田川松讲课的教室不过是一墙之隔。
看到房间里站在一群孩童面前讲课的田川松,郑一盛愣了一瞬,有点认不出之前的那个嫂子了。只是看到讲台下认真拿着书本学习的郑森时,这个一路绷着脸的男人的眼底才露出来一抹柔色。
郑氏家族里的小孩,郑一盛无疑最是偏爱这个聪颖机灵的兄长长子,在他七岁的时候,他去平户港见郑森时就曾夸过他是郑家的千里马,这次田川松和孩子失踪,也是他主动请缨出来找人的。
虽然郑氏家族在海上算的上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比起大魏的军官,严格来说他们也不过是海盗之流,遇上海商洋人还能逞强下威风,面对正规的大魏海军,他们的地位也就比倭寇好一点。之前虽然几度有大魏招降海盗的情况,但是最终结果无一不是身首异处。
他自然也不是很想起冲突,哪怕现在大魏风雨飘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