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 第99章(第2页)

第99章(第2页)

不仅得不到补给,作为收复失地的正义之师,镇远军还要负责安置流民,女真人可以不管这些人,但是镇远军却不能,所以越打到后面,贺章的压力越大,他可以在战场上横扫一天,但是却很难按照宋时留下来的手册安置流民啊!

金州卫插上了这根输血管,不管是南洋的粮食还是永明城的火器铠甲,或者是在对马岛配置好的高标准火药,以及大琉球刚刚研发的大批量青霉素,源源不断的供应上了前线,甚至还有余力,通过渤海湾,往打到了天津卫的太子军输送部分补给。

嗯,起码通过陈渔的船直接运输到天津卫的物资,不至于继续被层层盘剥,能按时按量的供给到太子军了。

不过供应三方的后勤,即使是陈渔也感到了不少的压力,毕竟辽东打下来的地方安置也要粮食,镇远军也要粮食,太子军那边,难道还能从女真人手下收复的地方挖得到粮食?

好在终于断掉了永明城到了建州卫由朝鲜军帮忙的运输后勤路线,把这群人送回了朝鲜,不过由于镇远军的待遇确实非常优渥,不少朝鲜军尤其是之前大魏军的后代,纷纷请求加入镇远军。

陈渔选了又选,才挑了一些填充进了辅兵营之中。

等到其他落选的士兵回到朝鲜后,对于镇远军中所见所闻,引得朝鲜国内又是一阵动荡又是后话了。

永明城本身的开垦的和种植还是可以自足的,甚至还能供应一些粮食给到镇远军,淡水港第一批种植的作物也马上到了快要收获的季节,只要熬过了这几天就能得到补给,粮食的压力虽然大,但是还能勉力支撑。

不过最让陈渔担心的还是:时间不多了。

已经快进入十月,在辽东的地界,已经开始飘雪了。

天气一转冷,士兵的保暖和防寒方面就更容易出问题,低温对于战斗的意志力也会有减弱的情况。

贺章虽然在山海关牵制住了一部分的女真人和蒙古人的兵力,但是主战场还是在太子军那边,毕竟以永明城的兵力,是无法完全守住整个辽东的,一旦气温降下来,镇远军的处境就会越发的艰难。

如果不能在半个月内攻破收复京师,那么太子军就要继续退守济南府,陷入一场胶着而持久的战争之中,镇远军也将不得不吐掉已经几乎整个被打下来的辽东,退回到长白山后面。

打掉了这波主力北上的将士,随着冬天运河结冰到能通人行

的程度,黄河天险能否守住,也是个未知数。

更有甚者,大魏的朝堂局势,是否还能支撑的住下一次的收复战,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而叛军闯王,黔地白莲,以及其他内斗中的各方势力也都悄然的把目光投射了过来。

大魏是气数已尽,还是女真真当天命,就在此一战了。

就在众人将视线都焦聚到了京师的时候,被女真人和蒙古人所占据的京师也在悄然的酝酿着一场杀机!

风起天津卫的太子军中,一群年纪……

天津卫的太子军中,一群年纪不轻的军事参谋坐于堂下,对着一副军事地图议论纷纷。毕竟已经打到了天津卫,距离京师只有几十公里,而北京城外地势太平,并不适合作战,具体作战方式还需要讨论一番。

太子一身戎装站在旁边,看着大家讨论,脸上没有任何神情,看不出喜怒。

通过渤海湾,来自海上的运输线被打通,来自永明城和大琉球的物资让这支军队终于获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毕竟他们和女真不同,面对已经被蹂躏过的大魏百姓,作为王师的他们也做不出强征粮食物资的事情,甚至还要提供一些粮食物资以安抚百姓,手中的资源越发捉襟见肘。

大魏能做到这一步,尤其是积攒起一大批的骑兵以面对女真的铁骑,其实还要依靠当年代元的支持。

从秦汉起骑兵对于战争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几乎是整个冷兵器时代的巅峰战力,但是战马一直都来源不足,尤其是代宋时期,没了北方草场和天险,根本无法支撑起大量的骑兵,只能被北方铁骑压着打,能够支撑数百年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而代元统治了中原后,做了一件不管是哪个中原王朝都不会做的事情,所到之处:毁地破城,兴建马场。

甚至连江南的鱼米之乡都不放过,堪称一句丧心病狂。

大魏继承了中原后,也顺带接手了那一批批南方的马场,才不至于在丢失北方之后,如同代宋一样,面对游牧铁骑毫无还手余地。

基础骑兵能保证上,太子军最大的问题反而是缺乏足够的主将。

大魏的将军,大多在京师沦陷之前的奋战中丧生,或者退守边疆无法插手京师的局势,目前集结而来的太子军,前身还是太子的侍卫营,早先大多没有受过太多的军事训练,也没有太多的主官可以利用,还是这一两年的剿匪训练和对女真小规模作战中慢慢攒出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