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薇不接这话,说道:“你要是不想让人听到我们聊了什么,那我们去球场聊,我刚才过来看到了,今天只有两拨打篮球的,看台上没什么人。”
见她油盐不进,李菊萍忍不住在心里骂她猴精猴精的。
同时在心里比较起来,最好的谈话地点当然是她家里,门一关不用被打扰。球场空间大,如果像叶薇说的一样人不多,声音小一点,谈话内容也不会泄露。可杵在楼下就不一样了,她们谈话的功夫,一楼已经有三波人进进出出。
李菊萍咬牙:“好,我跟你去球场。”
达成一致,两人一前一后往篮球场走去。
篮球场在大院门那边,球场整体呈下沉式,中间两组球框,四周都是看台。而在球场一侧的路边有间小卖部,小卖部门口摆着两张乒乓球台,所以这里也是大院住户们的日常活动地。
但今天天气不太好,虽然没什么风,云层却也密密的,透不出一丝阳光,在外面待着寒意丝丝透骨,所以球场只有两拨精神旺盛的半大小伙在打球。
叶薇和李菊萍的到来没有引起注意,两人找地方坐下后,叶薇便问:“李阿姨,你现在可以说了吧?”
两人坐下的位置是李菊萍特意选的,在球场内则,看台上面虽然有一条路,但因为离大院门口相对远一些,平时大家更愿意走对面看台上面的路,所以这里没什么人来。
虽然如此,李菊萍开口时仍刻意压低了声音:“是这样的,薇薇你之前不是找厂里预支工资买了一百份认购证吗?最近认购证价格掉得这么厉害,你心里肯定很担心吧?”
叶薇眉毛微动,摇头说:“没有啊,我买这么多认购证是为了抽签炒股票的,本来也没打算卖。”
“囡囡,你可不要犯糊涂啊!”
李菊萍摆出一副为叶薇着想的表情:“全年总共才发行十几支新股票,认购证却卖了两百万份,中签率三分之一都不一定有,你等中签炒股票不是上赶着赔钱吗?”
“中签率能有三分之一?”叶薇欣喜地掰着手指头算起来,“一份认购证能参与四次抽签,一百份认购证就能参与四百次抽签,三分之一的中签率,那就是能买一百二十股,中签后能用发行价格买股票,我听人说现在股市行情很好,一支股票涨到三四十块不成问题,一百二十股,能赚三四千呢!”
李菊萍服了,自己说这些明明是为了打击叶薇,制止她等中签炒股的想法,怎么越说她还越有信心了?
而且还真别说,听叶薇这么一通算,她自己都有点心动。
花三千买上一百份认购证,几个月后净赚三四千,回报可比把钱存银行高多了。
但很快李菊萍就冷静了下来,想到中签率三分之一是她瞎掰的,最后能不能有这么高是未知数。
万一中签率只有百分之十甚至更低,投入三千能不能保本都是问题,哪有现在帮人牵线卖认购证稳妥且来钱快?
想到这李菊萍说:“赚三四千?你想得可真美!你到证券交易所门口去打听打听,他们几个人能买到只涨不跌的股票?”
被嘲讽的叶薇脸上不见恼怒,只若有所思问:“李阿姨你好洋气啊,还知道证券交易所呢?”
李菊萍瞬间被定住,明明是寒冬腊月,后背却冒出了一层汗。
叶薇像是没有发现,问道:“李阿姨你去过证券交易所吗?”
“我当然没去过!”李菊萍矢口否认,说完才察觉自己声音有点大,僵笑着说,“但我有个亲戚经常炒股,我听他说过不少这方面的事,刚才说的证券交易所就是他告诉我的。这地方具体干什么,我也不太懂,只知道他们炒股的经常去。”
叶薇像是被忽悠住,恍然道:“我说呢,大院里的人都说阿姨你没上过几年学,复杂一些的字都不一定能认全,怎么就突然连证券交易所都知道了。”
要是平时有人明里暗里说李菊萍是个半文盲,她肯定要甩脸子,但这会她顾不上生气,附和说道:“那是,我都是听亲戚说的,他炒股很多年了,听说也赚过钱,但后来又都亏了,到现在日子不见得比我们这些不懂炒股的好多少。”
“确实,都说炒股有风险。”
“风险可大了,你觉得每支股票都能涨到三四十,可万一它就是亏了呢?”李菊萍没有忘记正事,把话题拉回来说,“而且你想啊,你光买认购证就花了三十,到时候中签还得拿钱买股票,又是一笔投入,就算股价涨到三四十,你都不一定能赚钱的好吧?”
叶薇像是被说服,犹豫说道:“听李阿姨的意思,我留着认购证等中签炒股,没准还不如现在就把它转手卖掉?”
“那当然!”见叶薇心动,李菊萍瞬间精神起来,“你要知道中签率三分之一是我刚才随口说的,实际中签率说不定都没有这么高,要是只有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五,你囤的那些认购证是不是只有血亏的?”
叶薇点头,但又问道:“可如果中签炒股只有血亏,那些大老板为什么还要收认购证?”
虽然李菊萍在炒股的亲戚指引下找到了证券交易所,还机缘巧合跟那些炒认购证的搭上了线,但她对这方面的东西其实也是一知半解。
但李菊萍觉得她再一知半解,肯定也能把叶薇这个完全不懂的人忽悠住,便理直气壮地说:“那些大老板脑子有病呗,明眼人都知道认购证到手就要亏钱的,他们还上赶着收它。但话说回来,他们有钱,愿意当冤大头也是好事,不然我们大院里这些人的认购证不都砸手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