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殿下,徐达、李文忠等一众开国功臣,皆是噤若寒蝉,低垂着头,不敢与那双燃烧着怒火的眼睛对视。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咱问你们话呢?!”朱元璋的声音如同闷雷般在殿内炸响,震得梁柱上的金漆都簌簌落下,“我大明,有没有像那史大人一样的贪官污吏!要怎么解决!说话!”“重八,你这是作甚?”马皇后看不下去了,她快步上前,一把将朱元璋拉回到龙椅上坐下。她嗔怪地瞪了朱元璋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又带着几分对朱元璋的心疼“说话就说话,你吓唬这些大臣们做什么?他们怎么样,你心里还能没数吗?”“妹子,咱……咱就是着急啊!”朱元璋一把握住马皇后的手,声音都有些颤抖,“你看看,那些百姓们,被那些贪官污吏们欺负成什么样了!吃不上饭,拿自己的血喂孩子,甚至被逼得卖婆娘……咱的大明,绝不能有这样的事!”马皇后轻轻叹了口气,她伸出手,温柔地抚摸着朱元璋的脊背,试图平复他激动的情绪。“重八,我们都知道你着急,我们都希望大明能好,百姓能好。”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咱们有事可以商量个章程出来嘛,你这样咋咋呼呼的,把自己气出个病来如何是好?”朱标也连忙上前,将一杯温热的茶水递到朱元璋手中,轻声劝慰道“父皇,您先喝口茶,顺顺气。”朱元璋接过茶杯,一饮而尽。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稍稍缓解了他胸中的郁结之气。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马皇后见朱元璋的情绪稍稍稳定,便示意大臣们都坐下说话。朱元璋也知自己失态,讪讪地笑了笑。马皇后见他情绪稳定,便欲起身离开,却被朱元璋一把拉住:“妹子,你也留下,一起听听。”“这……后宫不得干政……”马皇后有些犹豫。“这话说得,你干的政还少吗?”朱元璋打趣道。马皇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得重新坐下,朱元璋这才转向众臣,沉声问道:“都说说,那些贪官污吏,该怎么治?”“父皇,儿臣有个想法。”就在这时,朱标缓缓开口,打破了殿内的沉默。“哦?标儿有何高见?快快说来!”朱元璋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催促道。朱标不慌不忙,缓缓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可效仿后世,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监察百官。”“这个机构,直接由父皇您管辖,负责专门调查和惩治官员贪污受贿等行为。”“检察院?”朱元璋喃喃自语着,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陛下,臣以为不妥。”徐达提出了质疑,“我大明已有都察院,负责监察百官,又何必再多此一举,设立一个检察院呢?”朱标摇了摇头,解释道“徐叔父,都察院虽然也有监察之责,但其权力过大,缺乏制衡。长此以往,恐生弊端。”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大臣们纷纷在心中暗自思忖,觉得朱标所言,确实有几分道理。李善长捋着胡须,缓缓点头,心中对朱标的评价又高了几分,他沉吟片刻,补充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如今御史等言官,权力过大,弹劾官员,往往只凭风闻,缺乏实证。长此以往,难免会有人借此排除异己,打击报复,影响朝政的稳定。”朱元璋也是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捋了捋胡须,问道“标儿,你继续说。”“儿臣以为,可将都察院专司查办贪腐之职能剥离,另设一大明检察院,由父皇直接统领。检察院不受任何部门掣肘,只对父皇一人负责!”“但是……”李文忠提出了自己的担忧,“陛下,若是新设一个机构,未免太过耗费钱粮,不若直接都察院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他话未说完,朱元璋便摆了摆手,打断道:“思本,不必多虑。标儿,你且继续说,也让这些叔伯们都听听,帮你参详参详。”朱标定了定神,继续说道:“检察院由父皇直接领导,另于地方设立分院,官员由朝廷任命考核,经费亦由朝廷拨付,以绝地方干预。此外,为防检察院权力过大,其职能仅限于官员行为监察、案件审查及律法执行监察。”李善长抚掌赞叹:“妙啊!此法既可保证检察院之独立,又能防止其权力过大,一举两得!”刘基也捋着胡须,点头附和道“既然我们要进一步打击贪官污吏,建立专门打击贪官污吏的检察院。那何不进一步完善法律,一来让检察院有法可依,二来也可以防止那些贪官污吏钻空子。”马皇后也轻声补充道“不错,此外既有针对贪官污吏之法,亦当有针对检察院之法,以保证检察院自身之清廉公正,明确其职权、地位、办案之法,以及检察院之独立。”朱元璋赞赏地点了点头“皇后说得对!”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李文忠也补充道“既然检察院要负责监察百官,那其中的官员,必须由晓法律、通算术等才学之人,方可担任!”“此外,”徐达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臣以为,检察院内部也需要设立一个自查机构,以保证检察院自身的清廉。”“好!”朱元璋沉声道,“但朕也需补充一点,那便是检察院必须对百姓开放,允许百姓检举揭发!无论应天府,亦或地方,皆当如此!”“父皇圣明!陛下圣明!”接着朱标又说道“父皇,儿臣觉得还需明确检察院官员职责,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以保其高效公正。”“殿下所言极是,臣以为,为了防止有人诬告,还需设置相应律法,对诬告行为进行惩罚。”“好!好!好!”朱元璋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诸位爱卿的建议,都非常好!就这么办!此事你们尽快拟定一个详细的章程出来,呈给朕过目!”“至于是新设机构,还是在都察院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等章程出来后,再在早朝上议定!至于标儿,你的建议非常好,待此事落成,父皇在奖赏你!”“臣等遵旨!”众臣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信心和干劲。现代,李今越将精心烹制的饭菜端上桌,几人围坐,家的温馨在饭菜的香气中弥漫。晚餐过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林锦遥的高考志愿。与此同时,天幕下的皇帝们也收到了侍从的禀报,这才意识到与大臣们已商议许久。于是,传膳的命令下达,大臣们也被留下共进晚餐。百姓们也各自归家,或围坐在院中,或注视着天幕、光幕,享受着难得的宁静。“小遥,既然要商量志愿,先说说你最近模拟考的成绩吧。有没有心仪的学校?备考上有什么困难吗?”李今越率先开口,打破了餐后的闲适。林锦遥挺直腰板,带着几分少女的骄傲:“放心吧,今越姐,我成绩稳得很!总分基本在705左右,最好的一次考了715,年级第一呢!”林幼微温柔地揉了揉妹妹的头发,眼中满是宠溺:“小遥真棒!”李今越也感叹:“不愧是高中都跳级的人,这成绩确实厉害。”林幼微和李今越不约而同地看向林鹏举,目光中带着无奈。林鹏举被看得有些窘迫,主动承认:“哎呀,我知道错了,就是发挥失常了嘛!我之前模拟考成绩也不差,谁知道……就差了那么一点点。”“你那是差一点点吗?差了整整2分啊,朋友!”李今越语气夸张。她转头叮嘱林锦遥,“小遥,可不能学你哥,骄傲自满!志愿就填一个国科大,结果考试失误,差2分,直接前功尽弃。”林锦遥点头如捣蒜:“放心吧,今越姐,我你还不了解吗?绝不打无准备之仗!”林鹏举直接瘫倒在沙发上,哀嚎:“太扎心了!”天幕下,众人对“高考”二字议论纷纷,猜测这是否与科举类似,为何仅仅两分之差,便能让人“玩完”。此刻,光幕适时给出了华夏高考的详细介绍【高考,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华夏合格高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每年,约有1200万学子奔赴考场,考试科目涵盖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学科,并根据文理方向,分别增设政治、历史、地理或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考试。高考,作为华夏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是学子们进入理想大学的敲门砖,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与人生轨迹。】【为了确保高考的公正与权威,试卷的保密性、安全性及公平性被置于极高的地位。高考试卷被列为国家绝密,从命题到押运,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命题期间,出题人全程处于监控之下,禁止使用任何通讯设备,并在高考结束前与外界隔绝,同时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任何违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试卷的印刷工作则交由安全级别极高的监狱负责,整个过程由华夏武警部队与公安部门严密监控,所有进出人员均需通过严格的身份验证与安全检查。试卷的运输由邮政部门承担,每辆运输车都配备专业的驾驶员、押运员以及武警,并安装gps定位与视频监控系统。交警会在车队经过的关键路口驻守,确保运输过程畅通无阻。试卷会被存放在装有摄像头和报警系统的保密室内,至少需要两人同时在场才能进入,直到考试前一天或当天,试卷才会被分发,整个过程同样在监控下进行,监考老师需双人同行领取试卷。】天幕下,众人看得瞠目结舌,尤其是各朝的皇帝们,无不感叹后世人才之鼎盛,以及对考试的重视程度。那些诸如gps、监控之类的名词,他们虽不甚明了,但“绝密”二字以及那一道道严密的关卡,足以让他们感受到其严苛程度。天幕之上,数字翻滚,最终定格在一千二百万。秦始皇猛地拍案而起,双目圆睁,死死盯着那串数字。他心中翻江倒海,这后世,竟有如此多的人才!若能为他所用……哪怕只有十万,大秦的江山,将坚如磐石!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更让他心动的是,后世学科之繁杂,分类之细致,简直就是为了人尽其才而量身定制。还有那严密的考试制度,重重关卡,确保了选拔的公平公正,完全不用担心有人弄虚作假。这简直就是完美的选才机制!他当即下令,将这套制度一字不漏地抄录下来,心中已开始盘算,如何将这后世的考试方法,巧妙地融入大秦的选官体系之中。不只是他,其他朝代的皇帝们,也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心中涌动着同样的渴望。现代,林鹏举生无可恋地瘫在沙发上,一副“世界与我无关”的模样。林幼微和李今越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出声“好了好了,不开玩笑了。”林幼微看着妹妹,轻声问道:“小遥,你走的是理科,有没有特别想去的学校?”林锦遥“砰”的一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光芒:“有!我想去国防七子!为国铸剑!”这四个字,掷地有声,带着少女特有的坚定与热血。这话语,让天幕下的皇帝们心中一震,不由得勾勒起嘴角,果然啊,他们的后人从不会让他们失望,虽然林锦遥之前玩游戏时有些不着调,但也是个心有国家的好孩子。李今越忍不住为她鼓掌,眼中满是赞赏:“好!有志气!”林幼微也笑着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骄傲:“我们家小遥,有志气。”她顿了顿,又问道:“那小遥有没有特别:()直播现代:生活被祖宗们围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