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瑜姐儿准备的嫁妆也准备差不多了,“阿灿,将消息传出去,以后我就不接了。”
这些年都是以状师的身份往家里拿银子。
温灿扫了眼枕头下露出一角的面具,“那探案呢?”
“既然我身受重伤,便将消息传出去……未来几年咱朱雀阁就不接案子了。”
啥?
温灿震惊的同时又有些惋惜,大哥这些年破案无数,得了不少的赏银让不少官员加官进爵。
若是大哥当年没有放弃科举,如今都是朝中重臣了。
当初大哥十岁便考上秀才还是案首。
在此两个月后宋老爹宋青山突然病逝。
宋老夫人因体弱不能务农,还有一对年幼的龙凤胎儿女要养为借口,没有银钱再让宋明恩继续读书。
村民都不同意宋老夫人的做法,纷纷要出钱让宋明恩继续读书。
宋老夫人铁了心不让宋明恩读书,就连当时书院的山长,还有县太爷来相劝了都无济于事。
恰逢当时无双村村长的儿子在县里闯下祸事连累了村长。
宋明恩便当着县太爷,书院山长的面放弃学业,要竞选村长,要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要让无双村成为蓬莱县最富饶的村子。
当时村民都反对,宋明恩虽是秀才廪生,但毕竟还是个孩子,胜任不了一村之长吧?
书院山长了解宋明恩,初见他就觉他身上有种不同寻常的气势,一路科举入了仕在朝为官必然有所作为。
小小的村长应该难不倒他。
但觉得很可惜,当村长岂不是大材小用?
山长见宋老夫人不松口,宋明恩又执意要当村长,便做保让县太爷与村民给他三年时间。
宋明恩由于读书涉猎广泛,见多识广,又与同窗温灿有过命的交情。
温灿从宋明恩口中得知无双村适合种棉花,便安排去购置了大量棉花种子。
不到三年时间宋明恩就靠棉花让无双村村民多了份收入。
自此宋明恩便坐稳了村长之位。
后续又带领村民种植茶叶,承包果林,鱼塘等多项赚钱的营生。
几年后村里来了个化缘的游僧,而这游僧很有本事,宋明恩便又有了赚钱大计,重新修缮无双寺。
暗中安排人去到府城,县城,其他周边县城宣传游僧,也就是无双寺住持善惠大师。
很多香客慕名而来,自此无双寺香火不断。
往来的香客途经无双村,都要去果树林采摘水果,从村民手中购买走地鸡。
价格比市价要贵上五倍,要是野鸡更是贵上十倍。
这还是经商天才温灿出的鬼点子。
说什么被无双寺的香火熏陶过的走地鸡那都是有灵性的,炖汤更养身子骨。
宋明恩当初为了给妹妹宋明珠攒嫁妆,给宋明朗娶媳妇准备聘礼做起了状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