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意识到。
他们父辈,为何提到纪伯章就有些惧怕,提到当年读书,就觉得胆怯。
如今的他们,也有同样的感觉了。
再看纪霆过来,看到自己的名字,也是一副不算意外的样子,更是感慨。
县学教谕走过来,眼里也只有纪霆一个人。
好啊。
这就是他们县的好学生。
更好的是,还留在这里了。
纪霆的文章,他跟县令可全都看过了,一场比一场精彩。
似乎还不知道他的极限在哪。
等身边人提醒,教谕才跟第二名郑平,第三名李三枝微微点头,多问了几句。
好好好。
他们三个人的文章,实在让人喜欢。
等他们去了州试,说不定真会给人惊喜。
接着,就由教谕,以及县案首纪霆,领着过了县试的三十名书生,齐齐去往县衙。
县令已经在衙门等着他们拜会了。
衙门那边,会亲自送上去州城的盘缠。
虽说如何过去,都要考生们自己安排,但这份盘缠细软,衙门还是有所准备的。
这对很多贫苦学生来说,也是雪中送炭。
过了县试的童生们,浩浩荡荡前往衙门,周围还有无数围观的人。
这种场面,在不算繁华的宜孟县,算是格外热闹。
再看着领头的县案首,只觉得敬佩不已。
十四岁的县案首!
前途无量啊!
消息传到纪家跟衙门,他们两边的反应却有些傻眼。
纪祖母跟县令竟然是一个想法。
不应该让纪霆今年就参加童试的。
应当让他再学一年。
以他的天赋,若再学一年,说不定连接下来的州试也能案首。
宜孟县纪家的子弟,得了州案首,很能为他们这里增光的!
实在可惜啊!
估计都没想到,纪霆的天赋能这样高。
当然了,现在这种情况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