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穿越做纨绔[科举] > 第84章(第4页)

第84章(第4页)

国子监读书的风气,很差吗。

比之前的州学还要差?

这怎么整顿啊,他没那能力。

算了。

反正躲不开,去看看再说。

作为纪家姻亲文家,倒是提前收集了国子监的情况,整理之后送到纪霆这里。

纪霆翻开厚厚一本册子,然后又合上了。

自己千躲万躲,不想去风气极差的白台州州学。

现在好了,来了个州学至尊升级版啊。

风气【二更】

文家也没想到,他们整理的册子,对纪霆有这样大的影响。

文家当然是好心。

毕竟国子监那些事,外人很难知晓。

可他们家夫子众多,也有在国子监任职回来的,故而多说了些。

他家想着对纪霆肯定有用,便整理好送来了。

不管那国子监内里情况如何,皇上的重视,以及纪家的前途,都是很明显的。

虽说纪霆不能去文家书院,但对文家来说,其实是赚了的。

若那国子监真的读不成书,以后再请纪霆来自己家,那不就行了。

谁让两家就要结亲啊。

以后换学校,肯定先换他们家的。

文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觉得纪霆在国子监读不下去,然后再来自己家,是有其原因的。

这个原因并不在纪霆身上,只出在国子监。

要说国子监这种官署教学机构,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五帝之学,那时候叫成均。

接着便是周人立太学,太学这个名字,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可太学又分东西南北四个学,具体名字不尽相同。

之后屡次改名,单在汉,晋,便有太学,国学,国子学之称。

这些名字,其实至今也有沿用。

世人说国学,必然想到的是各类儒家经。

再之后的国子监,同样能看出名字的含义。

机构成立,便是为获取真才以为邦国之用。

这种想法自然是好的。

本朝建国初期,也确实起到不小的作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