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229章 夺城(第1页)

第229章 夺城(第1页)

大宋的兵马彻底沦为摆设,不是一年两年之间的事了。

自从辽宋签订了澶渊之盟,北方压力顿减,河北、河东的军治就逐渐腐坏。

相反西边因为和西夏一直打,西军实力反而有所加强。

在大宋有个很有趣的局面,就是朝中的相公们商议裁撤军马的时候,从文到武人人显得为难,好似一旦裁撤这些军中丘八,他们就要生变闹事一样。

可真正到下定决心动手的时候,被裁撤归农的军汉们,却少有生事的。

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底层的士卒过得有多艰难。

这些军汉也不是傻子,在军中既要供权贵役使,还要被狠狠剋扣军餉。

稍有不对,军法还会落在头上,大宋军法是很严的,陈绍当年入伍,光是听“杀杀杀”的军规,就听得头晕脑胀的。

比起在营中被奴役,军汉们倒寧愿归农或者谋其他小生计过活。

所以蔡京整飭禁军时候,大家都嚇得够戧,以为肯定会惹出乱子来。

结果真下手之后,整顿军伍,强壮选將,裁撤老弱,被遣散的军汉们都没生出什么事情来。

真正叫得厉害的,只有那些在大宋养兵之费上,吃得脑满肠肥的既得利益者。

而没有军汉的支持,他们又没什么本钱,都被蔡京一一收拾了。

后来高俅在京营拼命练兵,河北各地为了抗金而崛起的义军被宗泽收编,都成功的壮大了大宋的野战兵力。

原来一团乱麻似的大宋军事体系,有那么一部分,变得简洁高效。

尤其是战时事权归一,省去了许多的冗杂的多余机构,让兵知將、將知兵,再加上临时提拔的这些官员,如宗泽、王稟、马扩、张所、张叔夜,都还算是有能力的。

这才让河北出现了能挡住宗翰大军的防线。

但大宋千疮百孔,哪是这么容易就能拯救的,宗望只是稍微绕道,马上就撞上了大名府留守杜充这种送福利的经验宝宝。

大名府腹地,完全陷入了恐慌之中!

此刻在南乐镇城门之外,就是一片慌乱的景象。

多少满面疲惫之色的百姓,正围在县城四门,苦苦哀求著能打开城门,放他们入城。

而城墙之上,穿著赤袄的军汉,同样是满面紧张的望著城下纷扰的人群。

这些百姓,多是大名府周围的百姓,甚至还有从更北方的冀州、洺州来的,他们在韃子南下就已经开始逃亡。

这些时日下来,已然疲惫憔悴至极,南乐镇在此时规模不小,城墙也甚为完备,比一般军寨还要显得坚固些。

逃到此间,这些早早上路的难民百姓终於觉得平安了些。

到了这里,大名府总会派遣大军镇守这个要害所在罢?

大家只求在城中有个容身之所,官府能施点薄粥,好歹让大家能多挨几日。

平日里完粮纳税服徭役,层层负担一重重的压在百姓头上,田中地头拼死拼活,才打造出这么个富庶的大宋出来。

现下女真韃子来了,一路守军望风溃散也就罢了,大家自己逃了出来,现在大宋的城池,总该让自家子民进去,这点要求,难道还过分么?

数千衣衫襤褸的百姓围著城墙哭嚎哀求,求告之声惊天动地。

城上守卫的不多军汉们还有徵发的民间强壮,扶著城垛满面不忍之色的向下而看,互相面面相覷,谁也没胆子去打开已经被堵死的城门。

只是不断遣人,去寻能主事的人物赶紧上城,他们说了不算,也不敢贸然开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