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低下,场面混乱,但……功能实现了!
接下来又尝试挖掘了几次,每次都能成功挖起一小堆土。虽然过程笨拙、缓慢、耗费人力巨大,但其展现出的“机械力”和“可能性”,已经足以让在场所有人感到震撼。
“这要是用在泥沼地,或是开挖壕沟,能省多少力气!”一个狄家老亲兵抹着汗感慨道,“就是太慢了,也太费人……”
狄明月却毫不在意:“慢怕什么?力气有的是!多造几台!一起上!赵楷,这东西能量产吗?”
赵楷看着那台浑身作响、仿佛下一秒就要散架的巨兽,苦笑道:“狄小姐,此乃验证机,问题尚多,距离量产……还远得很。需反复改进,提升可靠性,简化操作,降低……造价。”最后两个字他说得尤其没底气。这玩意就是个吞金兽。
狄明月却信心满满:“无妨!慢慢改!银子不是问题!”
测试结束,虽然离实用化还有巨大差距,但里程碑式的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赵楷让人详细记录了测试中暴露出的所有问题:结构震颤、传动效率低下、牛力转换不佳、卸土极度不便……
他知道,接下来还有无数的硬骨头要啃。
就在赵楷收拾工具,准备返回工坊时,一个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明月,你又在此鼓捣什么?”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常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目光如电的中年男子,不知何时已站在校场边缘,正负手看着他们这边。他身后跟着几名气息沉稳的亲随。
狄明月一见来人,立刻像只小鸟一样飞扑过去,抱住男子的胳膊,兴奋地叫道:“叔父!您怎么来了!快看快看!那是赵楷做的挖泥车!它能自己挖土!”
叔父?狄青?!
赵楷心里猛地一跳,赶紧整理了一下衣衫,快步上前,躬身行礼:“小子赵楷,见过狄将军!”
狄青的目光落在赵楷身上,那目光并不锐利逼人,却带着一种久经沙场、洞察人心的沉静压力,让赵楷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嗯。”狄青微微颔首,算是回礼,目光却已转向那台巨大的“挖掘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此物……便是你为明月所造?”
“回将军,正是。此尚为验证之初机,粗陋不堪,让将军见笑了。”赵楷恭敬回答。
狄青没有评价,迈步走到“挖掘机”前,仔细打量起来。他看得很仔细,从厚重的木制平台,到粗壮的转轴和铁箍,再到那复杂的滑轮组和巨大的铲斗。
他甚至还伸手摸了摸主臂的木质和铁箍的接合处,用手指敲了敲,听了听声音。
“结构倒是扎实。”狄青淡淡评价了一句,“耗力几何?效能若何?”
赵楷连忙将测试情况和数据大致汇报了一遍,重点强调了其省力(相对于纯人力挖掘)和能应对恶劣工况的潜力,也坦诚了其笨重、缓慢、操作复杂、耗费人力的巨大缺点。
狄青静静听着,不时问上一两个细节,问题都切中要害,显示出他对器械并非一无所知。
听完汇报,狄青沉吟片刻,道:“于固定营垒、长期围城或疏通河道而言,此物若能量产改进,或有些许用处。于野战行军,则过于累赘。”
评价可谓一针见血,极其客观。
赵楷心悦诚服:“将军明鉴。小子亦知此物局限,目前仅为验证机械之可能。”
狄青点点头,目光再次回到赵楷身上,语气平缓却带着重量:“你于机括之道,确有过人之处。先前修复弩机,如今又造此物。然则,匠作之术,终为末节。男儿立世,当有更大担当。你身为宗室,更应谨记身份,心系社稷,莫要沉溺于奇技,徒耗光阴。”
这话听起来像是教诲,又带着一丝淡淡的警示。显然,狄青虽然欣赏他的才能,却并不认为他搞的这些“奇巧淫技”是正道。
赵楷心里一凛,连忙躬身道:“将军教诲,小子谨记。小子所为,亦盼能于国于民略有裨益,不敢或忘。”
狄青看了他片刻,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最终只是淡淡道:“但愿如此。明月,玩够了便回去,莫要总是打扰赵先生正事。”
说完,对赵楷微一颔首,便转身带着亲随离去,身影沉稳如山。
狄明月吐了吐舌头,对赵楷小声道:“我叔父就这样,老古板!别理他!我觉得你这东西好得很!继续弄!缺什么跟我说!”
赵楷苦笑点头,心里却思绪翻腾。
狄青的态度,代表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精英阶层对“技术”的看法——可有可无的末节,甚至是不务正业的“奇技淫巧”。即便有用,也登不了大雅之堂。
想要真正改变这种观念,让科技树不仅仅是被容忍,而是被重视,他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他看着狄青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那台傻大黑粗的“挖掘机”,用力握了握拳。
路虽远,行则将至!
这第一铲土,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