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玮带着一众大佬的突然视察,虽然过程惊险万分,但最终那“梁山大力神一号”勉强动了起来,没有当场散架,总算保住了赵楷和他这项目的颜面,也堵住了工部那位老官员的嘴。
但赵楷心里清楚,这离成功还差得远。空载动起来和能挖土,完全是两个概念。
送走视察团后,赵楷立刻带着铁蛋和学徒工,扑向了暴露出来的问题核心——那套复杂且不可靠的离合与控制系统。
“拆!全拆了!”赵楷指着卡死的主臂传动部分,咬牙切齿道,“什么狗屁摩擦离合!花里胡哨!全给我换成插销和杠杆!简单!粗暴!可靠!”
他彻底放弃了追求“精细控制”的幻想,回归最原始、最直接的机械操作方式。什么液压先导、什么电控比例阀,全是浮云!在这个时代,手动杠杆+机械限位+死力气才是王道!
重新设计的过程又是一番折腾。图纸改了又改,零件做了又废。但目标明确后,思路反而清晰了。
新的控制系统极其“复古”:
?主臂升降:改为纯手动绞盘+棘轮止逆,靠人力摇动巨大的绞盘来提升和放下主臂,放弃了对配重系统的依赖(因为计算和控制太复杂)。
?铲斗动作:简化!取消复杂的开合机构,铲斗做成固定式,挖土全靠主臂下压和拖拉的蛮力。
?回转?想都别想!挖起来的土,靠人力用铲子扒拉到旁边去!
这几乎是把“挖掘机”退化成了一台“可升降的巨型铁锹”。性能大打折扣,但可靠性理论上会大幅提升。
狄明月期间又来看了一次,看到被拆得七零八落的控制系统,非但没有失望,反而更加兴奋:“对!就这样!弄得结实点!力气活不怕!我狄家别的不多,就是有力气的汉子多!”
赵楷:“……”好吧,甲方要求真低。
又经过近十天的爆肝,新的控制系统终于安装调试完毕。整个机器看起来更加“傻大黑粗”,充满了力的野蛮美感。
第二次测试的日子到了。这次赵楷没有声张,只叫了狄明月和几个她信得过的狄家亲兵来帮忙(主要充当人力和安全保障)。
测试地点选在了将作监后面一片废弃的校场,土质相对松软。
“梁山大力神一号”被十几个人吭哧吭哧地推拉到位(移动依旧靠人力),巨大的木质平台下垫了厚实的木板以防止下陷。
气氛再次紧张起来。这次是动真格的了,要见真章。
赵楷爬上操作平台,深吸一口气。狄明月也好奇地爬了上来,站在他旁边,眼睛瞪得溜圆。
“各就各位!”赵楷喊道,“绞盘手准备!观察手就位!闲杂人等退后!”
两名狄家亲兵上前,握住了主臂升降绞盘的手柄。另外几人分布在四周,紧张地盯着各个结构节点。
“降主臂!慢!”赵楷下令。
亲兵开始奋力摇动绞盘。绞盘发出沉重的“嘎吱”声,主臂开始极其缓慢地向下倾斜。巨大的铲斗逐渐接近地面。
“停!”在铲斗即将触地时,赵楷喊停。然后他亲自扳动一个控制铲斗角度的简单杠杆,让铲斗刃口以最佳角度切入土中。
“好!现在!牛拉前进!”赵楷对下面牵着犍牛的士卒喊道。
犍牛被驱赶,开始向前拉拽。整个巨大的机器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声,缓缓向前移动了短短一截。
就在这移动的过程中,铲斗的刃口切入了土中!
“停牛!绞盘手!反转!提升主臂!”赵楷看准时机,大吼。
亲兵立刻反向摇动绞盘。提升主臂比下降更费力,两人脸憋得通红,手臂青筋暴起。
嘎吱……嘎吱……
主臂颤抖着,极其缓慢地开始抬升。铲斗里明显兜住了土,发出沉闷的摩擦声。泥土被强行从地里“抠”了出来!
所有围观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那缓缓升起的、装满了泥土的铲斗!
成功了!它真的挖起土了!
虽然慢得像蜗牛,虽然噪音大得吓人,虽然那摇绞盘的亲兵累得像狗,但它确实把土挖起来了!
“好!”狄明月第一个兴奋地叫出声来,激动地拍着赵楷的肩膀,“成了!真的成了!”
赵楷也长舒一口气,擦了把额头的汗。总算没彻底丢人。
“转向!卸土!”他继续下令。
没有回转机构,卸土只能靠最原始的方法——人力!几个狄家亲兵拿着铁锹,冲上前,奋力将铲斗里的泥土铲到旁边空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