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哭诟病 > 9(第1页)

9(第1页)

9

采臣子长叹道:“爹说的在理。”他还想再细细观瞻一番,门外打更的士卒来报,快到时辰了。

采砚将令牌卷回袖中,对那人道:“你命人去仓帐提拿荔枝。”然后拍拍采臣子的肩:“该时候动身了。”

采臣子这才缓过神来,采砚为何日夜兼程回赶,缘由应是那些荔枝。

他在心底叹了口气,决心不再想惋惜的事,缓缓起身,随着采砚前去复命。

自幼时,仰仗于采砚,采臣子对习舞刀弄枪现浓厚耽好,畅想学着采砚般统帅三军,杀敌卫国。与大都同期相异,他一度将考取武状元视为科考志意。大人一开始多为侃乐,只当童言戏语,大了便明晰是非了。可采臣子竟真将此志奉行始终,不理会亲眷们苦口婆心的劝喻,也不耿怀朋伴的鄙夷不解。终是最后,采砚强迫阻止了采臣子近乎荒谬的念头,让其走上了仕途考学之路。

此事采臣子终究久萦于怀,触及相关景物总是会有些许怅然。

卯时已到,众臣齐拜仁元殿,等候总管太监传旨上朝,继而鱼贯而入。采臣子学着旁列权臣们低着头,跨过里里外外数道高槛,终于走进殿中。这是他第二次进殿,上一次时在殿试时,那时匆忙,未曾仔细观摩过殿宇,今日借着余光,细致端详起周圈视线所及。

大殿金碧交辉,殿中央六根缠龙金柱丹楹刻桷,脚边的地砖入目所及皆乃细玉铺垫,隐约现着龙纹——这仅是此宫中最庸常的饰样。帝声高颂,群臣俯首帖耳。此刻的大殿中,寰宇内的至高制令者高坐正中龙椅,乾纲独断。下方躬身排序的数位皆涵含王朝权力的中枢,秉掌王国内一切言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言语摇摆间,及可轻而易举随意定夺更迭无数生民之命。

这就是手握权柄的感觉吗?这就是让万民俯首帖耳的人们?采臣子压下狂跳地心,一股令他战栗不已的欲望油然而生,他忽然接纳了这个不尽人意的结果。

圣上龙颜大悦,赞颂采砚平叛迅疾,抚民有功,又顺带夸赞采臣子天资敏慧勤而好学云云。之后的话语朦朦胧胧渐起渐落,他无心去听,一直挨到下朝,群臣尽散,承天帝示意二人暂置。

太监关闭殿门,旁侧屏风内传来莺鹂娇笑,只见一位丽人一手拈裙一手摇扇,莲步蹁跹朝着龙椅而去,极不避讳。周遭太监也恍若未睹,任凭她俏娇着坐进皇帝怀里。

承天帝笑着与她打闹半晌,才下旨道:“不必拘谨着,都抬起头来吧。”

二人应旨,抬头见那女子柳眉微挑,目含秋水,眼波流转。樱唇微启,皓齿明眸,浑然天成一副媚态。她正侧卧帝怀,惬意地吃着荔枝,承天帝替她剥着,也是乐得其所。

世人皆知当今皇帝独宠姬妃一人,百依百顺骄纵溺爱至极,想必此人便是。

二人顿感窘意,眼神游移,眸目不知向哪望去。先前只知帝王姬妃恩爱,竟不知如此肆无忌惮,违背纲常。

见二人如此,皇帝颇为满意,笑道:“你们采家频出贤才,采将军肱股之臣,为朕固国安稷已有数十载,朕深信重,其子又独占鳌头,连姬妃都十分惊叹,执意要一睹尊容。”

姬妃附和道:“果然青年才俊,家族一脉传承。圣上器重采家,往后你们也当尽忠职守鞠躬尽瘁,也不枉费陛下一片提携之恩。”

说罢,她转头对承天帝笑道:“陛下慧眼如炬,甄别出这般能臣俊才,定能为陛下佐理朝事,分忧解难,固持太平江山。”

皇帝被她一番措辞,不觉神魂颠倒,喜悦着又与她调逗少时,继而放归父子二人离朝。

二人顾盼无言,一直至宫外,采砚走向宫门前备好的轿舆,对采臣子道:“回家吧。”

采臣子应允,正欲登轿,门内疾疾跑出一小公公,拦下人小声道:“世子留步,今日陛下语同将军赐下的丝缎世子可需甄选样式?”

采砚听懂隐意,说道:“我先回府休憩,你自去细细挑选。”说罢,遂让轿夫起轿。

采臣子满心疑惑,跟着小太监穿梭鳞次栉比的宫墙,不知去向哪里。小太监也无攀谈之意,步子飞快。他满腹狐疑,只好跟着前进。

采臣子骤然止步,隔着一墙内满是女子银铃笑语,纵然再不知帝宫,也能推敲出再往前走便是深宫了。

小公公见他犹豫不决,反倒不解看向他,之后未在理会,径直继续前行,采臣子进退维谷,也不好一直晾在原地,只好跟了上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