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号驶离遗迹空间站不足两小时,指挥舱内的信号监测屏突然亮起淡黄色预警灯。林夏的全息投影快速闪现在屏幕旁,瞳孔中弹出密密麻麻的波形图,指尖在虚拟界面上滑动标注:“检测到持续低频追踪信号,频率1。2Hz,与之前引力炸弹的信号特征匹配度98%,判定为归墟激进派的锁定信号!”
俞天刚结束冀州鼎晶体的波动分析,立刻凑到监测屏前:“信号来源能定位吗?强度变化如何?”他的机械义眼扫过波形图,注意到信号峰值处有细微的规律波动,像是某种加密标记。
“信号来源暂时无法精确定位,但大致方向指向银河系猎户座旋臂,与归墟母星的己知坐标区域存在40%重叠。”林夏调出信号强度变化曲线,屏幕上的红色线条呈稳步上升趋势,“信号强度每小时提升5%,按这个速度,预计18小时后对方能精准锁定飞船位置,发起攻击。”
马库斯的机械臂重重砸向控制台,调出反追踪程序的启动界面:“启动‘幽灵代码’反追踪程序,干扰他们的定位信号!我就不信,凭现代科技还摆脱不了这些原始文明的尾巴!”然而程序运行不到十秒,屏幕突然弹出“加密拦截”提示——对方的信号加密算法异常复杂,反追踪程序不仅无法突破,反而被反向捕捉到飞船的临时频率。
“不对劲!”马库斯的机械臂僵在半空,调出加密算法的核心代码片段,“这种算法的逻辑结构……和母机纳米榫卯的咬合逻辑太像了!都是通过多层嵌套的‘动态适配’实现加密,普通破解方式根本无效!”
俞天接过代码片段,机械义眼放大其中的关键节点,突然发现代码的嵌套顺序与冀州鼎的纹路排列存在相似性:“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既然算法逻辑与史前工艺有关,不如用母机组件的特性来应对。”他走到存放母机组件的恒温箱前,取出一枚组件,“母机组件的应力反馈灵敏度是普通组件的5倍,我们可以搭建‘共振诱饵’,模拟鲁班号的引力波信号,将追踪引向其他方向。”
林夏立刻计算可行性:“共振诱饵需要母机组件作为信号源,配合飞船的备用引力波发生器,模拟出与主舰92%相似度的信号。但诱饵的有效范围只有3光年,一旦对方突破这个范围,仍会重新锁定主舰。”
“足够了!”墨守突然开口,他手中拿着一张写满公式的草稿纸,是刚才分析加密算法时的记录,“我结合之前研究归墟技术的经验,破解了38%的加密算法。你们看——”他指着草稿纸上的一段代码,“这段代码的片段,与九鼎鼎身的‘天工纹’完全对应,甚至连纹路的转折角度都转化成了代码参数!”
众人凑过去细看,果然发现代码片段的排列规律与九鼎纹路高度一致。俞天心中一沉:“归墟激进派不仅掌握了史前文明的纳米榫卯工艺,还能将九鼎纹路转化为加密代码……他们对史前技术的了解,可能远超我们想象。”
“更重要的是这个!”墨守指着代码中隐藏的指令片段,“这段指令显示,他们的核心目标不是摧毁飞船,而是夺取我们携带的未知物质样本——尤其是从榫卯母机和遗迹中采集的高纯度样本。”
俞天立刻做出决定:“林夏,立刻启动共振诱饵的搭建,优先调配备用能源供给诱饵发生器;马库斯,你负责加固飞船的信号屏蔽层,同时继续破解加密算法,争取找到对方的通信频率;墨守前辈,麻烦你结合九鼎纹路,分析加密代码中是否隐藏着其他指令。”
指令下达后,指挥舱内立刻忙碌起来。林夏的全息投影分裂成三个,分别监控诱饵搭建进度、信号强度变化和能源分配;马库斯的机械臂快速敲击键盘,屏幕上的破解进度条缓慢爬升;墨守则将九鼎纹路的三维模型与加密代码叠加,试图找到更多关联。
监测屏上,追踪信号仍在持续增强,共振诱饵的搭建进度己完成60%。俞天走到控制台前,调出诱饵发生器的能源参数,确认备用能源己接入80%,又检查了信号屏蔽层的加固进度——金属板己覆盖飞船外壳的关键区域,能削弱40%的外部信号探测。
“诱饵搭建完成,准备启动信号模拟!”林夏的声音响起,屏幕上的诱饵信号参数全部变为绿色。俞天按下启动按钮,飞船尾部的备用发生器立刻发出淡蓝色的光晕,母机组件的银蓝色能量顺着线路注入发生器,一道模拟的引力波信号迅速朝着远离猎户座的方向扩散。监测屏上,原本稳步增强的追踪信号出现波动,部分信号源开始朝着诱饵方向偏移,红色线条的上升趋势明显放缓。
“信号偏移成功!目前有30%的追踪信号被诱饵吸引!”林夏快速汇报,同时调整诱饵的信号强度,“我会持续优化模拟参数,尽量延长信号吸引时间。”马库斯的破解进度条己爬到42%,他抬头道:“加密算法中发现新的指令片段,似乎与归墟激进派的补给坐标有关,还在进一步解析。”墨守则将叠加后的九鼎纹路与代码模型投影在屏幕上:“这几处纹路与代码的重合点,可能对应着史前文明的技术节点,需要更多数据验证。”
俞天点头,抬手在控制台输入新指令:“林夏,每15分钟汇报一次信号追踪情况;马库斯,优先解析补给坐标相关的指令;墨守前辈,你整理纹路与代码的重合点,我们后续结合母机数据进一步分析。”指令下达后,指挥舱内的操作仍在持续,舷窗外,诱饵信号的淡蓝色光晕与远处的星光交织,而围绕着信号追踪的博弈,才刚刚进入关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