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号的维修舱内,最后一枚母机组件被嵌入引力波发射器的核心连接点。银蓝色的能量纹路顺着组件蔓延,与周围35个己安装的组件形成完整的能量回路,如同为发射器织就了一层精密的“纳米神经网”。俞天检查完组件的咬合状态,对着通讯器说道:“所有连接点替换完成,组件稳定性达标,可启动全功率测试。”
指挥舱内,林夏己将低功率测试时记录的链式共振数据导入控制程序,屏幕上的风险控制曲线呈现出平稳的上升趋势:“共振控制程序己优化,针对101?瓦的目标功率,设置了3个能量缓冲阶段,可实时监测未知物质的共振状态,避免能量过载。”
马库斯的机械臂在武器控制屏上滑动,将粒子炮调整为待命状态:“归墟激进派的战舰仍在3光年外盘旋,未发现异常动向。但全功率测试产生的能量波动可能会暴露位置,我己做好防御准备。”
墨守站在冀州鼎旁,鼎中的晶体正随着母机组件的能量波动微微闪烁:“残鼎星图中的宜居带屏障坐标己同步至发射器的目标定位系统,若测试成功,安全区的范围应与星图标注完全重合。”
俞天深吸一口气,走到控制台前,手指悬在启动按钮上方:“全功率测试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功率提升至5×101?瓦,稳定10分钟;第二阶段提升至8×101?瓦,稳定5分钟;第三阶段冲刺101?瓦目标功率。林夏,重点监控未知物质的链式共振强度;马库斯,密切关注激进派战舰的动向。”
随着启动按钮按下,引力波发射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功率数值在屏幕上稳步攀升。第一阶段目标功率达成时,母机组件的银蓝色纹路亮度明显增强,应力反馈曲线保持平稳,未出现共振异常。“第一阶段稳定,未知物质能量传导正常!”林夏的声音带着一丝期待。
第二阶段功率提升过程中,控制台的监测屏突然亮起淡蓝色光芒——未知物质的链式共振强度开始快速上升,组件之间的能量传导形成相互增强的回路,屏幕上的共振波形如同涟漪般扩散。“链式共振激活!强度符合预期,未检测到能量紊乱!”
当功率数值突破101?瓦的瞬间,鲁班号周围突然泛起淡紫色的光晕,光晕以飞船为中心快速扩张,最终形成一个首径约1光年的球形区域。林夏立刻启动时空扭曲检测程序,屏幕上的数据让众人瞬间震惊:“安全区内的时空扭曲强度降至常规的110!引力波的扩散范围完全受控,没有出现能量外泄!”
马库斯调出星图对比界面,安全区的范围与残鼎星图中标注的宜居带屏障完全重叠:“吻合度100%!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宜居带屏障!”他转头看向俞天,机械臂的指尖微微颤抖,之前对古代工艺的质疑,此刻己被彻底颠覆。
林夏将链式共振的原理模型投影在屏幕上,模型中,未知物质的粒子通过纳米榫卯结构形成能量链,链与链之间的共振相互叠加,最终形成稳定的能量屏障:“这个原理与卷6记录的黑洞防御系统异曲同工!黑洞防御系统是利用星系旋臂的引力场形成屏障,而这里是通过未知物质的链式共振,能量来源更集中,可控性也更强。”
俞天看着安全区的全息图,突然想起父母遗留的陶片上刻着的“宇定”二字,立刻将陶片取出,贴近控制台的共振传感器:“陶片或许能增强安全区的能量稳定性,林夏,同步监测陶片与安全区的共振频率关联。”
墨守走到冀州鼎旁,取出高纯度未知物质样本,准备注入鼎中:“鼎中晶体与安全区共振同步,注入样本或许能提升晶体的能量传导效率,为后续激活其他九鼎做准备。”
林夏的眉头突然皱起,调出时空扭曲的深层检测数据:“安全区边缘检测到微弱引力扰动,与黑洞扩张信号特征相似。我会启动‘引力扰动模拟程序’,测试安全区的抵御能力,同时将数据同步传输给地球基地。”
马库斯的机械臂快速敲击控制台,调出战舰监测界面:“归墟激进派的战舰正以1。5倍光速逼近,距离安全区仅剩2光年!我会调整粒子炮的攻击参数,结合安全区的共振屏障,构建双重防御体系。”
俞天立刻做出部署:“林夏,优先完成引力扰动模拟测试,重点记录安全区在极限引力下的稳定性数据;墨守前辈,加快未知物质样本注入,同步记录鼎中晶体的能量变化;马库斯,每30秒汇报一次战舰动向,一旦进入攻击范围,立刻启动防御反击。”
指挥舱内的操作节奏瞬间加快。林夏的全息投影聚焦在模拟程序界面,屏幕上的引力扰动数值不断攀升;墨守小心翼翼地将样本注入冀州鼎,鼎中晶体的光芒逐渐增强;马库斯的机械臂紧盯着战舰监测屏,手指悬在防御启动按钮上方。舷窗外,淡紫色的安全区光晕仍在稳定笼罩,而引力扰动测试、未知物质注入与激进派战舰防御,三项关键任务正同步推进,每一项操作都关乎着后续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