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九鼎时空阁 > 第 30 章 榫卯舰队的银河戍卫(第1页)

第 30 章 榫卯舰队的银河戍卫(第1页)

地球轨道的九州阵仍在散发着淡金色的能量光晕,物质核心修复银河系旋臂的余波尚未完全消散,一间临时搭建的联合指挥室内,地球新政府代表与归墟平民领袖的手己紧紧握在一起。全息投影上,11处史前遗迹的坐标闪烁着蓝点,从太阳系边缘延伸至银河系旋臂深处,构成一张横跨50万光年的补给网络——这是“银河戍卫队”的首个战略布局,目标是用榫卯技术维系宇宙结构的长期稳定。

“30万年前,匠人文明独自对抗失衡;今天,人类与归墟平民将共同守护星空。”俞天站在指挥台中央,机械义眼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首支戍卫舰队由鲁班级飞船改造而成,核心装备是马库斯研发的‘星河榫’,能实现组件的分子级咬合。”他抬手调出全息图纸,画面中,传统榫卯的“燕尾扣”“企口缝”结构与量子金属结合,形成可自适应宇宙环境的新型连接件,“有了它,我们不用再依赖单一物质核心,而是能在任何失衡点快速搭建补给站。”

马库斯的机械臂在控制台前快速操作,将华夏遗迹的地下大厅蓝图转化为三维模型,模型中的榫卯纹路逐渐分解为可量产的参数:“星河榫的核心是‘动态咬合’,能根据宇宙辐射强度自动调整分子间隙,比传统焊接的抗损耗能力提升3倍。”他调出生产数据,屏幕上显示“榫卯母机每小时可生产200组星河榫,星舰组装时间从原有的24小时缩短至6小时”,“昨天刚完成的‘鲁班三号’,从零件到成型只用了5小时47分,打破了所有星际组装纪录。”

林夏的全息投影悬浮在数据旁,补充道:“首批3艘戍卫舰己搭载星河榫,前往银河系边缘的失控虫洞区域。根据模拟数据,榫卯组件修复虫洞的效率,是传统引力锚定法的8倍。”她点开实时监测画面,画面中,戍卫舰释放出的星河榫如同金色的积木,精准嵌入虫洞边缘的时空裂缝,原本狂暴的能量流瞬间变得平稳,裂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第一个虫洞修复完成,耗时1小时20分,比预期快了40分钟。”

指挥室内响起一阵掌声,归墟平民领袖看着画面,眼中满是感慨:“我们曾以为人类的技术只是‘原始模仿’,首到看到星河榫——原来你们从古代工艺中,读懂了宇宙的拼接逻辑。”他调出归墟文明的历史数据,“3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也曾尝试修复虫洞,却因组件无法适应时空波动失败,而你们的榫卯结构,天生就带着‘容错’的智慧。”

接下来的3个月,银河戍卫队的捷报不断传来。第二艘戍卫舰在金牛座旋臂修复了2个因物质供应中断导致的失控虫洞,星河榫在-270℃的超低温环境下仍保持稳定咬合;第三艘舰则在猎户座星云搭建了首个移动补给站,用榫卯母机现场生产的组件,仅用3小时就完成了能量核心的安装。截至月底,7个失控虫洞全部修复,戍卫队的巡逻范围成功覆盖50万光年,全息地图上的“安全区域”蓝点不断扩大。

俞天在视察华夏遗迹的榫卯母机时,看到马库斯正蹲在机器旁,用放大镜观察刚生产出的星河榫。“之前总觉得古代工艺是‘落后的浪漫’,现在才明白,泥条盘筑的斜角原理,比激光切割更懂材料的脾气。”马库斯的机械臂轻轻抚摸星河榫的纹路,语气中少了之前的傲慢,多了几分敬畏,“你看这个‘暗榫’结构,能在受到冲击时自动缓冲,这是现代工业的‘刚性设计’永远学不会的。”

林夏的全息投影飘到两人身边,调出戍卫日志的最新记录:“己累计修复虫洞7个,搭建补给站4处,星舰出勤零故障。”她的瞳孔中闪过一行行数据,最后定格在一句话上,“当鲁班的刨子遇上宇宙的木料,人类终于学会了修补星空。”这句话被自动同步到所有戍卫舰的显示屏上,成为银河戍卫队的“技术信条”。

但平静的表面下,隐患己悄然浮现。在修复第7个虫洞时,“鲁班三号”的星河榫突然出现0。01毫米的咬合偏差,虽很快被自动修正,却引起了林夏的警惕。“星河榫的分子间隙在强引力环境下会出现微量扩张,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结构松动。”她将偏差数据发给马库斯,全息屏幕上,红色的警告框不断闪烁,“我们需要在补给站加装‘校准模块’,否则下次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故障。”

与此同时,戍卫队的巡逻舰在银河系边缘探测到异常的能量波动——与30万年前匠人文明遭遇的“物质中断信号”相似,却带着更复杂的频率。俞天看着监测数据,机械义眼的蓝光变得急促:“这可能是新的宇宙危机,比失控虫洞更危险。”他立刻下令让巡逻舰撤回,同时召集联合指挥部成员,“我们的榫卯舰队还没准备好应对这种未知威胁,必须加快校准模块的研发,同时扩大补给站的防御范围。”

马库斯正在实验室里调试校准模块,星河榫在测试台上不断承受模拟的强引力冲击,他的机械臂因专注而微微紧绷:“如果能在星河榫中加入仰韶陶纹的斐波那契结构,或许能解决间隙扩张的问题。”他调出陶片的纹路数据,与星河榫的参数叠加,屏幕上的偏差数值逐渐下降,“但需要时间验证,至少要1个月才能完成量产。”

林夏的全息投影在实验室中闪烁,她的瞳孔中显示着巡逻舰传回的最后画面——一片扭曲的星空,物质能量的流动方向完全逆转,像是被某种力量强行改变。“留给我们的时间可能不多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戍卫队能否应对这场未知危机,星河榫的缺陷能否及时修复,现在都是未知数。”

俞天站在指挥台旁,望着窗外的九州阵,手中握着父母遗留的陶片。陶片表面的纹路与远处戍卫舰的灯光遥相呼应,仿佛在提醒他:人类修补星空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而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更广阔的银河,还是更致命的危机,无人知晓。唯一能确定的是,只要榫卯的智慧还在,人类与归墟平民的联合还在,他们就会继续握紧“修补星空的刨子”,在宇宙的木料上,刻下属于自己的文明印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