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幽溟纪 > 第66章 岁末鸣合(第1页)

第66章 岁末鸣合(第1页)

第六十六章

青溟界的腊雪带着清冽的寒意,却掩不住西漠村舍里渐浓的年味儿。归真稻田的雪被踩出条条小径,通向各家各户的院门,门上己开始贴起用归真稻秆编的“共鸣联”,联上没有墨字,只有灵脉与混沌气交织的光纹,在雪光下微微发亮。云渊站在老槐树的暖阁外,看着阿禾踩着梯子,将一盏“岁华灯”挂在树桠上——灯架是石猛用凡铁打的,蒙着苏暮雨织的穗膜,里面点着柳知意调的“长明烛”,烛芯混了忆灵果的脂,据说能烧到天明。

“先生您看这灯捻,我按《归真要诀》里的法子,缠了七圈灵脉丝、八圈混沌绒。”阿禾从梯子上跳下来,手里还攥着剩下的烛芯材料,“柳先生说单数属灵,双数属混,加起来正好应‘十五月圆’的数。”

云渊抬手拂去灯面上的落雪,穗膜上立刻浮现出淡淡的纹路,是西漠百姓自己创的“平安符”。“当年在幻梦泽,我们用忆灵泉的光照明,”他望着灯里跳动的烛火,“现在看来,倒不如这凡烛暖人心。”

暖阁里飘出忆灵糕的甜香,柳知意正带着几个妇人分装糕点。她将一块缀着共鸣米的糕点放进陶盒,盒盖内侧刻着极小的共鸣符,能让香气慢慢散,却不会跑光。“南沼的族人送来了‘合欢蜜’,”她笑着说,“用这蜜做的糕,灵脉气重的吃着不燥,混沌气盛的吃着不寒,就像……就像把两界的好都裹在里头了。”

石猛扛着一捆劈好的“守岁柴”进来,柴块上都带着他特意留的斧痕,痕沟里嵌着细碎的灵脉晶末。“老子这柴,烧起来噼啪响,还不冒烟!”他把柴堆在炭盆边,火星子溅起来,映得他脸上的皱纹都暖融融的,“凡俗老木匠说,这叫‘响柴旺家’,比当年在雷霆狱烧的雷晶炭吉利。”

苏暮雨坐在炕边,手里正编着“共鸣绳”,红绳里掺了雪灵草的纤维,一端系着木牌,另一端拴着小铃铛。“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就包在这绳编的袋里。”她举起一个编好的小袋,袋口的结是“共生结”,“石大哥劈柴时震落的木屑,我收了些磨成粉,混在浆里,绳结更结实。”

李长老的木杖在暖阁里轻轻点过,杖头的新芽不知何时己长成小小的枝桠,上面挂着十几个小布包,里面是他亲手炒的“共鸣籽”——归真稻的谷粒混着混沌沙炒的,咬起来又香又脆。“当年在天枢院,哪有这般热闹。”老人坐在炕沿,看着孩子们在炭盆边抢着烤年糕,“那时候守岁,就老夫和紫虚真人对着界域图发呆,哪想得到,最好的共鸣,原是这人间烟火。”

云丫举着一块烤得金黄的年糕跑过来,上面还沾着几粒共鸣米。“李爷爷,您尝尝!”小姑娘把年糕递到老人嘴边,“这是用石大叔新碾的米做的,他说磨米时特意让碾盘多转了三圈,灵脉和混沌气才能‘抱得紧’。”

李长老咬了一小口,年糕的软糯混着米香在舌尖散开,眼里泛起的光。“好吃,比老夫吃过的任何灵食都好吃。”他指着窗外,“你们看那雪地里的灯,一家一盏,连起来像不像当年界域之树的根须?”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村舍的灯一盏盏亮起,暖黄的光晕在雪地里晕开,连成一片温柔的光海。灵脉的翠绿与混沌的金黄在光晕中流转,像无数条细小的河流汇入大海,在老槐树的方向交汇。

“阿禾哥,你听这风声!”云丫突然侧耳,“裹着灯影的声儿,跟柳先生教的《共鸣曲》一个调!”

少年凝神细听,果然听到风雪穿过灯穗的声音,高低错落,竟真的像支简单的曲子。“是各家的灯不一样!”他恍然大悟,“灵脉灯的穗子轻,声儿尖;混沌灯的穗子沉,声儿厚,混在一起就成了调!”

柳知意的铜镜此刻正放在窗台上,镜中映出的光海渐渐凝成清晰的纹路,竟与当年在枯寂荒原见过的镇灵碑残纹隐隐相合。“不是像,就是。”她轻声道,“当年那些战技、阵法,说到底,不就是想让万物能这样‘合得来’吗?”

石猛突然一拍大腿,起身往外走:“老子差点忘了!工坊里还存着新铸的‘岁钟’,该敲第一响了!”众人跟着来到村口的石亭,那口用废铁熔铸的钟静静悬着,钟体上的“岁岁平安”西个字在灯光下泛着光。

石猛抓起钟锤,却没有立刻敲响,而是闭上眼睛,像在感受什么。片刻后,他猛地挥锤,厚重的钟声在雪夜里荡开,竟让各家的灯火同时亮了一分。归真稻田的雪下传来细微的震动,是稻根在回应这声钟鸣,连老槐树的枝桠都轻轻摇曳,灯影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无数跳动的音符。

“您看,钟也在跟咱们说‘过年好’。”云丫拉着云渊的衣袖,小脸上满是惊喜。

云渊望着钟体上跳动的光纹,突然想起第一次在落沙村听到的钟声,那时带着危机与不安,而此刻,只有踏实与安宁。“不是钟在说,是咱们的心在应。”他轻声道,“就像这雪,这灯,这钟声,还有我们,都在同一个拍子上了。”

柳知意的铜镜映出钟鸣在空气中扩散的轨迹,像水波,像年轮,像所有他曾见过的共鸣纹路,最终都化作暖阁里的笑声,炭盆里的火星,孩子们嘴里的甜糕。李长老的木杖轻轻敲击地面,杖头的枝桠上,小布包里的共鸣籽发出细碎的声响,像在跟着钟鸣打拍子。

守岁的时辰到了,暖阁里挤满了人。石猛用新碾的米煮了“共鸣粥”,里面放了北境的雪灵蜜、南沼的合欢果,盛在粗陶碗里,热气腾腾中泛着淡淡的光。苏暮雨给每个人碗里加了一勺,说这叫“万家米,一家尝”。

阿禾和云丫带着孩子们给长辈磕头,领了系着共鸣绳的压岁钱。少年把自己的木牌解下来,跟云丫的系在一起,挂在老槐树的枝桠上,说这样“明年的共鸣能更亲”。

云渊看着这一切,炭盆的暖光映在每个人脸上,窗外的雪还在下,钟声的余韵仿佛还在空气中流淌。他知道,这岁末的鸣合,比任何跨越星河的共鸣都更真切——是灵脉与混沌的相拥,是过去与现在的相认,是千万颗心在平凡日子里的相守。

远处的天枢院也亮起了灯,与西漠的灯火连成一片。雪地里的光纹在钟鸣中轻轻起伏,像大地的心跳,在青溟界的冬夜里,温柔而坚定地搏动着,迎接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