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青春祭:一个知识分子的砚边忆旧 > 第5章 1 去六十一中学报到(第1页)

第5章 1 去六十一中学报到(第1页)

教育局报到的第二天,即:1961年9月2日,我去“六十一中学”报到了。

接待我的是教导处副主任汪国浩和大队辅导员陈振川,和我同去报到的还有生物系的杨倩颖。她25岁,己婚,有一个孩子,大概是在大学时代结婚的吧。

汪国浩对我说:“姚老师,你的工作是教初一两个班语文,并做初一(8)班的班主任。”我爽快答应了。

汪国浩又对杨倩颖说:“杨老师,你教初二生物,兼政治课老师。”

因当时政治老师人手不够,杨倩颖听罢此话当即表示反对,给领导留下第一印象并不佳,有点讨价还价味道。所以这以后,六十一中学并不怎么重视她。

赵恩隽老师有一次在大会上公开批评她说:“做班主任有利了,她就做班主任(指有津贴拿),做班主任没利了,她就不肯做班主任了。把‘班主任’当帽子抛来抛去。”

其他老师听了这话哄堂大笑,而杨老师被弄得尴尬万分,哭笑不得。

再说说我心目中的杨老师,即:杨希良。她有姣好的面貌,女人味十足,青春的热情洋溢。她父亲为她取了一个男人化的名字。由此可见,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个“老学究”。

我心中委实放不下的就是杨希良,特别是在常熟路书店相处的半小时,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在教育局报到时,她站在我面前故意叫道:“啊!培明中学,我一点也不喜欢!”

那有意做作的一幕,更令我难忘。到底是女孩子比男孩子细心得多,不是吗?

我每天心中都想念着杨希良,几乎到了茶饭不思的程度。整天考虑怎样与她取得联系。打电话吧,没有胆量、闯她学校吧,更没有这份勇气。唯一的办法便是写信了。

我写了一封求爱信寄到培明中学,信中追述了在那家旧书店邂逅的故事。

我在信中没有写下约会见面的时间,也没有找出一个借口——一个最恰当、合情合理的借口。比如,新教师上课比较困难,可以一起备课。到学校,到家里,均可以。可惜我写的是求爱信,叫她如何回信?

信寄出后,没有回音。如同石沉大海。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把这件事给忘了。虽然不痛快,不过两面之交,毕竟没有深交过,只好算是一段错过了姻缘罢了。

到底是女孩心细。机会来了。有一次,区里开青年教师大会,大概是纪念“12·9”还是什么教学活动吧,反正活动名称我己忘了。

大会结束以后,杨希良拉了一位师院同学——卫星中学的周信康过来。周信康是和我们一同备课的。当时另有西所学校属于一块。即:六十一中学,新群中学、瑞金中学、成都第二中学、卫星中学,以我们六十一中学为首。

五个学校是一块备课的,特别是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所以,我与周信康老师每周能见上一面。周老师己婚,在卫星中学也是业务尖子。

周老师向我介绍说:“这是培明中学的杨希良老师。”

“杨老师”。呵呵!杨希良,你是多么有心机的一个女孩啊!

我因给她写情书得不到回信,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现在,她来到我面前,我却有些不知所措。如果当时灵机一动,回答说:“今后每星期天我们三人一道备课吧!”不是一切都解决问题了吗?

但是不!我没有反应!我红着脸!我呆若木鸡。

我羞于启齿。我只是机械地点了一下头,此事便没有下文了。

杨希良,我对不起你。想你,爱你,却不敢主动表白,我不是一个真正男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