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淮海战役都快结束了,系统你才来 > 第114章 破晓前的冲锋(第1页)

第114章 破晓前的冲锋(第1页)

第114章:破晓前的冲锋

凌晨三点,河谷里的风带着冰碴子,刮在人脸上像小刀子。李锐裹着件从英军尸体上扒下来的军大衣,靠在断墙后打盹,怀里的冲锋枪硌得肋骨生疼。他做了个梦,梦见炊事班的馒头蒸好了,白花花的堆成小山,蒸汽里飘着家乡的槐花香——突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

“师长!后续部队到齐了!”黄参谋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手里的火把照亮了他冻得发紫的脸,“第55、56、57三个师,加上骑兵营的后续梯队,一共整整五万人!弹药车从山口排到了河谷,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头!”

李锐猛地站起来,军大衣滑落在地也顾不上捡。他踉跄着跑出断墙,只见南岸的公路上,士兵们正顺着车灯的光柱列队,钢盔在夜色里闪着冷光,像一条正在苏醒的钢铁巨龙。卡车的引擎声、马蹄声、士兵的口号声混在一起,震得冻土都在发颤。

“弹药!”他抓住一个扛着弹药箱的士兵,“够不够?”

士兵咧开嘴笑,露出两排白牙:“师长放心!光手榴弹就够给每个英军发三个!还有新到的喀秋莎火箭炮,营长说,一轮齐射能把北岸的山头削掉半尺!”

李锐往山口望去,果然看见十几辆卡车停在路边,帆布掀开的地方露出乌黑的炮管,炮身上的红漆在火把照耀下像团跳动的火。他突然觉得鼻子发酸,转身对黄参谋说:“让炊事班赶紧烧热水,给弟兄们冲碗姜汤!告诉各师,五点整,吹冲锋号!”

士兵们忙碌起来,却井然有序。火箭炮阵地在工兵的引导下进入预设位置,炮口对准北岸的方向;步兵们检查着刺刀,把子弹压进弹匣,动作快得像在表演;医护兵们抬着担架,在阵地前沿搭起新的救护所,白帆布在夜色里连成一片,像给大地盖上了层薄雪。

西点半,北岸的英军似乎察觉到了动静,开始盲目地往南岸打炮。炮弹落在空地上,炸开的烟柱很快被风吹散,连个士兵的影子都没伤到。李锐举着望远镜,看见北岸的红衫军在战壕里来回跑动,火把的光忽明忽暗,像一群慌了神的萤火虫。

“他们慌了。”黄参谋凑过来说,“侦察机刚才回报,英军在往河谷下游撤,不少人把枪都扔了,看样子想跑。”

李锐冷笑一声:“现在想跑?晚了!”他抓起话筒,对着各师喊道,“全体都有!检查武器,上刺刀!五分钟后,炮火准备!”

五点整,冲锋号准时响起。不是铜号,是几十把军号一起吹,声音刺破黎明前的黑暗,在河谷里回荡,震得人耳膜发麻。紧接着,南岸的炮群怒吼起来——喀秋莎火箭炮的第一轮齐射像群火鸟,拖着尾焰掠过河谷,在北岸的阵地里炸开一片火海,泥土、尸体、断枪被抛到半空,又重重砸下来,像下了场血雨。

“冲啊!”李锐举着冲锋枪,第一个跳出掩体。五万士兵像决堤的洪水,跟着他冲向河谷,喊杀声震得冰面都在颤抖。有的士兵踩着冰碴往前跑,滑倒了就顺势往前滚,手里的步枪始终对着北岸;有的骑兵策马扬鞭,马刀在晨光里闪着寒光,马蹄踏过冰面的声音像闷雷。

北岸的英军试图抵抗,却像螳臂当车。他们的机枪刚响了几声,就被我方的火箭炮掀翻;有的红衫军举着刺刀冲出来,没跑出几步就被淹没在冲锋的人潮里。李锐看见一个英军军官举着佩剑嘶吼,很快就被十几把刺刀同时刺穿,佩剑“哐当”落地,在冰面上滑出老远。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当红日跃出山头时,北岸的枪声彻底停了。英军的阵地成了一片废墟,红衫军的尸体堆得像小山,有的还保持着逃跑的姿势,有的手里攥着家书,信纸被血浸透了,字迹模糊不清。

李锐站在北岸的指挥帐篷前,看着士兵们押着俘虏往南岸走。俘虏们个个面如死灰,有的在哭,有的在发抖,没人敢抬头看。他捡起地上的一份英军作战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撤退路线”,墨迹还没干,显然是仓促间画的。

“师长,清点完毕!”!”

李锐点点头,看向南岸。朝阳的金光照在我方的阵地上,红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正互相搀扶着打扫战场,有的在给伤员包扎,有的在掩埋战友的尸体,脸上的疲惫里透着胜利的喜悦。。。

河谷里的冰开始大面积融化,混着血水汇成一条条小溪,往下游流去。李锐知道,这场持续了数日的血战终于结束了,但他看着那些倒下的战友,心里清楚——胜利从来不是用数字算出来的,是用命拼出来的。

他对着南岸的方向,缓缓举起了右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朝阳的光落在他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