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三河汇围攻
作战部署(辰时6时)
李锐的指挥车停在德里安河谷上游的断崖处,地图上用红笔圈出的“三河汇”区域正冒着晨雾——恒河支流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冲积出的三角洲上,灰石镇像颗钉子钉在咽喉要道。。
“各师注意,”李锐对着电台麦克风,指腹叩击地图上的三个箭头,“第38师沿北岸公路推进,目标灰石镇西闸口;第41师渡过支流,从南岸芦苇荡迂回,切断英军东逃路线;第12装甲师作为预备队,在三角洲西侧高地待命,随时准备突破核心防线。”
参谋在旁补充:“无人机侦查显示,西闸口是英军防御薄弱点,仅部署1个团(约2000人),配备4门反坦克炮;东河岸有3个团(约6000人),但工事多为临时沙袋,可利用装甲突击撕开缺口。
第38师师长赵刚望着西闸口的铁栅栏,晨雾中隐约可见英军士兵在沙包后移动。他挥手示意:“炮兵团先轰十分钟,把栅栏炸出缺口!1团从正面冲击,2团沿两侧民房巷战迂回!”
12门榴弹炮同时轰鸣,铁栅栏在火光中扭曲变形,沙包掩体被炸得粉碎。1团士兵踩着瓦砾冲锋,英军的重机枪突然从残垣后喷出火舌,前排士兵瞬间倒下一片。赵刚咬碎牙:“火焰喷射器上!”
三具火焰喷射器对着残垣喷射,火墙吞没了机枪阵地,英军的惨叫声混着浓烟升起。1团趁势突破缺口,与巷内守军展开白刃战,刺刀碰撞声、枪声在镇内街巷回荡。
“报告师长,”通信兵爬过来,“英军1个营从北侧增援,2团己在天主教堂拦住他们!”
赵刚看向教堂尖顶,那里正飘起浓烟:“告诉2团,半小时内解决战斗,别让援军靠近闸口!”
第41师的橡皮艇在芦苇荡中穿行,士兵们拨开枯黄的苇秆,冰冷的河水浸透裤腿。师长周明举着望远镜,对岸的东河工事里,英军正用望远镜扫视河面,却没发现苇秆深处的动静。
“工兵连先上,”周明低声下令,“炸掉下游的水闸,降低水位,给装甲车铺路!”
十名工兵带着炸药潜入水下,半小时后,水闸传来闷响,河水水位骤降,露出浅滩。三辆装甲车碾过淤泥冲上河岸,履带卷着泥水,重机枪横扫工事,英军士兵惊呼着溃散。
“1团占领水闸,2团沿河岸推进!”周明跳上岸,“目标镇东火车站,切断铁轨!”
2团刚冲到火车站,就遭遇英军第23旅的反扑。双方在月台混战,士兵们爬上火车顶射击,煤堆后、车厢内都成了战场。周明看着手表,距离合围时间还有两小时。
灰石镇中心的钟楼被英军改为指挥部,楼顶的重机枪压制着东西两侧的进攻。李锐站在高地,看着第38、41师在镇边缘拉锯,拿起电台:“装甲师,该你们上了!”
九辆坦克轰鸣着冲下高地,履带碾过镇外的麦田,首扑钟楼。英军的反坦克炮开火,一发炮弹击中领头坦克的履带,坦克顿时停在路中。后续坦克立刻调整方向,炮口对准反坦克阵地,将其夷为平地。
“步兵跟紧坦克!”装甲师师长吼道,士兵们躲在坦克后推进,逐屋清理残敌。钟楼的重机枪突然哑火——第38师的狙击手击中了射手。
夕阳将灰石镇染成血色,第38师从西巷冲出,第41师从东站杀来,装甲师的坦克在中心广场会师。英军残部被压缩在市政厅内,师长举着白旗走出,身后跟着一群面如死灰的士兵。
李锐走进布满弹孔的市政厅,墙上的地图还标注着英军的防御部署。。”
他望向窗外,镇内的炊烟与硝烟交织,士兵们正给伤员包扎,装甲车载着俘虏驶向后方。。。
夜色降临时,三个师的军旗同时升起在钟楼顶端。李锐知道,拿下灰石镇,就打开了通往印度腹地的门户,下一个目标——50公里外的布拉马普特拉河重镇:科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