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霆率部与李睿会师。这位年轻的将领瘦削了许多,甲?上布满刀痕,见到皇帝,他单膝跪地,声音哽咽:“陛下!臣……未能保住云州……”
李睿扶起他,看着对方憔悴而坚定的面孔,沉声道:“不怪你。兀脱狡诈,非战之罪。城中的百姓和残余守军呢?”
赵霆痛心道:“城破时,兀纵兵屠戮……十不存一。臣赶到时,只救出部分突围的残兵和逃出的百姓。”
一股冰冷的杀意从李睿心底升起。他望着北方,一字一顿道:“这笔血债,朕会让他百倍偿还!”
根据夜不收拼死带回的情报,兀脱主力并未远遁,而是隐藏在云州以北百余里处的“黑风峪”一带。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兀脱显然是想以逸待劳,利用严寒和地形,消耗远道而来的朝廷大军。
是主动进击,还是稳扎稳打?军中产生了分歧。多数将领认为劳师远征,不宜仓促决战,应稳守云州残城,等待后续补给和援军。但李睿知道,时间不在他们这边。朝廷财力己近枯竭,漫长的冬季对后勤是致命的考验,而且兀脱随时可能再次分兵南下,蹂躏其他防线薄弱的地区。
“不能等!”李睿在军事会议上力排众议,“兀脱料定我军不敢在冬季深入险地,朕偏要反其道而行!趁其立足未稳,士气正盛,一举击溃其主力!”
他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亲率三万精锐,轻装简从,突袭黑风峪!赵霆则率领剩余部队,稳守后方,保障粮道,并牵制可能出现的其他戎狄部落。
隆冬时节,李睿带领着挑选出的将士,顶着凛冽的风雪,踏上了通往黑风峪的险峻山路。这是一场赌博,赌的是将士的勇猛,赌的是他对兀脱心理的判断,赌的是大晟的国运!
风雪弥漫,山路崎岖,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冻伤、掉队者时有发生。李睿与普通士卒一样,徒步跋涉,他的存在,成了支撑这支军队在绝境中前行的唯一信念。
五日后,大军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黑风峪外。兀脱果然措手不及!他万万没想到,年轻的皇帝竟有如此魄力,敢在严冬深入不毛之地与他决战!
血战,瞬间爆发!
狭窄的山谷中,箭矢如蝗,杀声震天。戎狄骑兵的优势在复杂地形中难以施展,而朝廷军队则凭借严明的纪律和决死的斗志,步步紧逼。李睿亲临前线,他的龙旗在哪里出现,哪里的士气就为之大振!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黄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李睿甲胄上沾满了血污,不知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在一次敌军反扑中,他所在的阵地险些被突破,一名侍卫为他挡下了致命一刀,血溅了他一脸。
那一刻,死亡的恐惧如此真切。但看着身边那些为他、为这个国家浴血奋战的年轻面孔,李睿心中所有的犹豫和怯懦都消失了。他挥舞着长剑,如同一个普通的战士,嘶吼着冲向敌阵!
皇帝的勇猛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将士们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终于,兀脱的王旗在混战中开始动摇,继而溃退!
“追击!不要放走了兀脱!”李睿嘶哑着下令。
残阳如血,映照着雪地上追逐厮杀的惨烈景象。这一战,朝廷军队以惨重的代价,重创了戎狄主力,兀脱本人虽在亲卫拼死保护下逃脱,但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南侵。
当李睿站在布满尸体和残骸的山谷中,望着溃败的敌人消失在暮色中时,他并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无尽的疲惫和悲凉。脚下是冰冷的土地,身边是阵亡将士的遗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死亡气息。
他赢了,用无数生命和鲜血,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
风雪依旧,夜幕降临。李睿抬起头,望向南方汴京的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
这一仗,改变的不只是北境的局势,也彻底改变了他自己。那个曾经只想“摸鱼”的穿越者,己在这场血与火的洗礼中,与脚下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万千生灵,产生了无法割舍的联系。
回去的路,依然漫长。但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回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