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甲方还没杠赢,我先开上机甲了 > 神秘来客 怎么好多姓彭的(第2页)

神秘来客 怎么好多姓彭的(第2页)

“各位常年从事研究工作,应该比我更清楚,研究的发展多开始于猜想。既然无法确认的事情太多,我建议先从最直观的现象进行假设——他们确实掌握了时空扭曲的技术,再对其他情况进行推测。”

李鸿鸣示意她继续。

“我经常会有突然的直觉,有点像是五感过度敏锐,在和平年代这就是个累赘,但最近反而成了自我保护的依仗。前几天回宿舍,我发现了他人来过的痕迹,因为担心可能是错觉,所以没有跟各位说。”

覃月自然地隐去了宿舍内种种故意要引起她注意的痕迹,看到刘队精神一振,她继续道,“今天外出时,有几个时点我曾有被监视的感觉,傍晚到达基地时,这种感觉越发强烈,所以才来了研究所。想看看。避开了人群,对方是否会有动作,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不是我。”

“如果对方只是为了你,而你却把研究所向他们敞开,就是暴露了机密。”参会的一位中年研究员表情严肃。

覃月笑了,“你们为什么找我,对方应该也是一样的理由。如果去掉与机甲相关的部分,我这个普通人,需要运用到空间技术来追踪吗?不在机甲情境中的我,不是他们想要的我。”

中年研究员仍有些不悦。

“我同意小覃说的,”李鸿鸣接下话头,“假设对方已经掌握了空间技术,以此切入点,追溯对方的身份,推测其技术水平及目的。请各位负责人各领一块任务,随时联络沟通,这件事作为特殊事件会单独上报,我们需要尽快确认其威胁性。”

“李所长,我想问问,我方对空间技术有研究吗?”覃月举手。

“空间技术及相关的防御研究都设在十一所。”李鸿鸣对于覃月并无遮掩,在坐的几位领导中显然有不赞同的,但也没有再做阻拦。

“我们的技术水平与他们展现出来的相近吗?”

“说实话,我并不确定。为保证机密,各个研究所是直接向上级单位单线汇报的,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很少。但是你提醒了我,”李鸿鸣向彭小勇示意,“联络十一所,我们明天去一趟,覃月也一起。”

--

有矛必有盾。

攻击与防御始终是不能割裂讨论的。

实际上,从编号也可以看出,研究所是先开始了“盾”的研究,以保卫安全为基础,然后才开展了“矛”的研究,以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取得主动性。

十四所最核心的研究员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十一所转来的。老一辈的科研人员甘愿放弃多年钻研、快要出成果的空间技术,服从国家需要,重新投入一个全新且陌生的研究领域,只为了热爱和责任。

这其中就有覃月的母亲,后来的精神力及机甲操控技术研究带头人。

再晚一些的,有王哲然,现在的机甲装备制造带头人。

两所的距离不算远,第二天一早出发,大概半日,一行人就抵达了十一所所在区域。十一所的主要研究场地同样建在地底,最深处远超十四所。

学生时代,虽然学理科,但覃月对于理化生始终兴趣缺缺。坐在会议室里,大家讲的每个词她基本都听过,连在一起就变得云里雾里。

坐在覃月隔壁的彭小勇一边听会做笔记,一边怕她睡过去似的,隔一会就用胳膊肘怼一怼她的胳膊。

怼一次……怼一次……又怼!

“你干嘛!”覃月被烦到极点,用最大气音喝止他。

会场上的讨论你来我往的,本来这点动静不会被听到,只是这会正好讲到了难点,大家集体沉默思考,这声音就格外明显。

两所的人面对着坐在长条桌两侧,靠中心位置的一名对方研究员眼神冷冷地朝两人望过来,彭小勇低下了头。

覃月本来有点尴尬,可这人一看过来,她又觉得对方居高临下的眼神让人很不爽。

她眯起眼睛,单手撑着下巴,摆了个悠闲的姿态望回去。

对方居然也不躲视线,两人就这么对望了起来。

在这样严肃的会议上,这么两相看着,是有点奇怪。

最中间坐着的十一所所长清了清嗓子,那青年先一步把眼神移回了面前的资料,准备继续参与讨论。

没想到十一所所长转换了话题,亲切地和覃月打招呼,“小覃啊,来到北方,生活上还习惯吗?以后也欢迎你常来我们这边,我们多交流。”

覃月有点意外,礼貌地点头,“谢谢所长。”

这位所长姓彭,彭冠英,覃月看了下,那个青年研究员也姓彭。她又瞥了自己身旁这个彭一眼,用气音问他,“怎么这么多姓彭的人?”

彭小勇没吭气,装作认真做笔记的样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