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头脑风暴类的会议一开就是一整天,中午盒饭送到了会议室,大家匆匆吃完就又继续讨论。
研究所里没有什么官僚主义,不是领导就厉害,技术大牛才是真有话语权的,能拍板定调的。
讨论到激烈的地方,大家你来我往,也生气,也不是真的生气,即使是覃月这样的前沿科学门外汉,听了一天,也觉得收获很大,对目前接触过的、接下来亟待接触的技术内容有了些新的理解。
她脑海中逐渐形成一幅框架图,有些地方还模糊就先空着,能填空的地方都标记上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笔记本上一字没有,脑海中已经存稿。
彭小勇到底还是年轻,这么长的会议还是有点坐不住,悄悄找覃月说小话。
“你听懂多少?”
“百分之六十吧。”
“……我也就理解百分之七十,你怎么可能百分之六十?”
两个人又像小朋友一样窃窃私语起来。
“啧!”声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好让两个走神的人听到。
覃月一抬头,果然又是那个彭什么。
彭小勇又低下头,开始在笔记本上疯狂做笔记。
覃月瞥一眼他这怂怂的样子,忍不住吐槽他。
“就你这点胆量,还想上课不听讲,你要是我同桌,我肯定要换座位……”
会议的主题已经又切回了空间传送技术。
“空间传送技术有显著成果,但还没有形成可应用在机甲上的统一标准。”彭冠英为今天的重要议题之一定了调子,“十一所目前不会为三号装备该技术。”
十四所的专家也一致点了头。
“同意,还是先推进机甲驾驶和实战演习,空间传送技术以加入下一次整体加装为目标,考虑尽快落地。我们先定格三号目前的技术系统,不再进行升级,全力配合驾驶员演习,以防技术升级带来不可知的风险。”
大家默契地转头望向覃月。
覃月难得尴尬,没想到大牛们还会等自己表态,赶紧点点头,“我也同意。”
就像十四所研究的是机甲与驾驶技术,所里除了真正要上战场的机甲,也有不少模型机,用来培养自己的驾驶员队伍。
十一所研究空间技术,虽然还未应用在机甲上,但同样也有驾驶员来测试和反馈这些新技术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那位像年轻版教导主任一样的彭斯贤,既是核心研究员,也是驾驶员队伍中的佼佼者,打通了理论、技术和实操三个环节,是研究所新一代里面重点培养的苗子。
十一所安排彭斯贤带几位研究员去到十四所,实地检查一下现场的情况,看是否能找到什么线索。同时,帮助覃月快速了解空间传送技术,对她的驾驶训练提建议,会同十四所一起完善训练体系设计。
“我觉得他没比咱们两个大几岁,怎么看起来这么老气横秋。”覃月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看彭斯贤不太顺眼。
“你也是咱们所里最年轻的核心研究员、驾驶员,人家都带队了,你赶紧奋起直追,卷他!”覃月调侃道。
覃月本意只是开同伴玩笑,她也常常这么和组里的程序员们互相吐槽,但她很快注意到身旁彭小勇的情绪瞬间低落了下去。他什么也没说,但很明显,神思已经有点散了。
大概这也曾是个“自家小孩”,总被拿着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
“……彭小勇,我就是开玩笑呢。”覃月撞撞他的肩膀,“我比你大一岁,我还没有你的成就高呢,没事儿哈,你已经远超同龄人了。”
彭小勇看她一眼,还是没说话,面上尽量做出轻松的样子。
“今天的会议先到这里,大家移步基地食堂用餐。会上未尽的讨论,还可以留待晚餐后或明天上午讨论,基地的几间小会议室24小时向各位开放。”
这次会议记录会被整理为不同保密级别的文件,第一时间向各个关联机构发送不同版本。
参与者们也终于有时间喘口气,正常吃个晚饭。
“覃月,我们加一下通讯方式,便于联络。”彭斯贤的语气很正统,主动伸手与覃月握了一下,又对着旁边的彭小勇点头问候,“小勇。”
近处观察,覃月终于明白为什么看这个彭研究员不太顺眼。
彭斯贤看人的时候,总是微微扬起下巴,视线从眼镜片的下半部分望过来,看比自己个子低的人时,视线朝下,微眯着眼,形成一个“你没事吧”“诸位均是辣鸡”的高傲视角。
当他这么看着人不说话的时候,表情尤其让人不爽。
“啧。”覃月对着对方离去的背影感叹,看着彭斯贤好像听到了似的,微微一顿,赶紧转头找彭小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