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龚仲的工作很辛苦,岗位也很重要,但收入居然比中心一般的干部职工都低。就连是工人编制,工龄比他短,职务比他低,年龄比他小,曾是他手下的覃军,一年也比他多一万多元。
这是明显的不公正。龚仲不禁有些苦笑起来,自己是财务方面的专家,中心所有人员的收入都从他手上过,居然没有及时发现这样大的问题。要是只有年把二年就算了,但这种情况已经存在四年多,还知道要存在多久。
龚仲很快就冷静下来,他必须找到问题症结所在。他将中心干部职工所发的所有收入项目都仔细地分析了一遍,寻找其中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按照规定,国家规定的工资肯定没有问题,这是按职务与工龄来套改的。很快,他就发现问题出在政策外津贴补贴方面。
按照江南正气管理局规定,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干部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政策内工资津补贴外,还有享受政策外津补贴,如过年过节福利费、绩效奖金等。行政处室实施津补贴改革后,不再享受政策外津补贴,但每个行政处室都有自己的技术服务提成收入,而且差别非常大。
以前以赵一局长为首的江南局党组,为了平衡干部职工之间收入的差距,吸取前任的教训,在上任之初,曾将技术提成奖金中拿出一部分统筹,在全局干部职工范围内进行分配。
但发生“黑山事件”后,就取消了这种全局范围内平均分配的做法,技术提成则只在各处室内部掌握,江南局干部职工收入差距也就再次还原到以前。为此,江南局干部职工虽说很有意见,但在赵一局长的高压下,都只是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不敢有任何表露。
龚仲因为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工作,他享受不到以行政处室为单位的技术提成收入;而按他当时与人事处领导谈话的约定,他不在事业单位拿工资。这样一来,龚仲就彻底地失去了享受政策外津补贴的权力,他既没有享受到行政处室内部的技术服务提成,也没有享受到事业单位的绩效奖金与过年过节福利补贴。
第一百一十八章上下之梁(5)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龚仲再次冷静下来。他清楚地知道,这个问题虽说是明显的不公正,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因为机关里是一个最势利的地方,人们脸色的变化比小孩子拉尿还要快,一些制度规定也可随着需要而变化。
要是在以前,也就是没有发生树大明、方建军、方丽红等人搞出的“黑山事件”之前,龚仲正处于他事业的上升时期,凭着他的人品,凭着他的能力,凭着他的付出,凭着他对江南局的贡献,龚仲还是有信心,江南正气管理局的干部职工们,包括以赵一局长为首的局党组,还是能够尊重他,也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待他。
但自从发生树大明等人搞出来的“黑山事件”后,在江南正气管理局,就没有什么人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待他了。不管是他的直接领导董昕主任,还是以前的朋友财务处长马建设,都是以另类眼色对待他。至于以赵一局长为首的江南局党组,则将那个“屡盆子”牢牢地扣在他的头上,恨不能除树大明外,由他龚仲承担“黑山事件”所有的责任。
想到这里,龚仲心里明白,尽管他收入上的不公正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但如果他找不到一个非常具体的,很有说服力的制度规定,以赵一局长为首的江南局党组,根本不可能实事求是地解决他这个铁板钉钉的不公正问题。
于是,龚仲就在江南局内部网络上查找局里已发布的相关制度规定,特别是人事处发布的涉及到干部职工待遇方面的文件。龚仲知道他的情况不是特例,赵一局长上位后,江南局按规定对干部职工实施了交流、轮岗、下基层锻炼等管理办法,每年都有不同级别的干部职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调整到另外的部门工作。
很快,龚仲就找到了人事处发布的二个关于交流干部管理的内部规定,一个是《江南局交流干部管理办法》,另一个是《江南局交流干部管理补充规定》。在这二个内部文件中,明确地规定了交流干部的交流范围、时间、待遇,以及管理权限和四种具体的交流形式。
龚仲将这二个关于交流干部管理内部文件掌握透后,又联想到交流到江南正气管理局各部门交流人员待遇的实际做法,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将这二个内部文件打印出来,再次梳理了一下思路,然后就一同拿着他事前编制好的中心个人收入对比表,来到了董昕主任的办公室。
龚仲将自己收集来的材料递给董昕主任,将情况简单的说明后,最后归纳性地说道:“董主任,我个人的收入存在问题,既没有执行局里制订的交流干部管理规定,也与局里实际做法不符。造成了我个人现在的收入,比同部门工作,但工龄没我长,职务没我高,文凭比我低的人还低的不正常现象。”
董昕主任听了龚仲反映的情况后,没有立即发表他的意见,而是拿着龚仲提供的资料冷静认真地看了起来。龚仲发现董昕主任边看边皱着眉头,但他非常理解董昕主任的这种态度。龚仲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董昕主任。
在进来之前,龚仲就敏感地知道,这虽说是一个非常简单明白的问题,但联想到目前江南局干部职工对他的态度,简单的问题肯定会复杂起来。他估计这不仅仅只是涉及到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事,可能还与人事处、财务处有关,说不定大家还要看赵一局长的脸色行事。
果然不出所料,董昕主任沉吟了一会儿,非常慎重地对龚仲说道:“龚主任,你的这个问题,确实客观存在。我理解,也同情,但我不能帮你解决。你是公务员身份,是局交流干部,你的工资待遇是由局财务发放的,我没有权力却干预局里的这些做法。”
董昕主任的这种态度,虽说早就在龚仲的意料之中,但他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龚仲虽说是以公务员的身份交流来的干部,但同时他也是董昕主任的下属,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一名干部职工。
而尽最大努力关心自己的手下,这不仅是一个领导干部最基本工作职责,也是一个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但董昕主任现在面对龚仲这种收入上的极不公正,他不但没有积极主动出面处理,就连现在龚仲找他申诉时,他居然还以种种借口拒绝出面处理。
龚仲有些委屈地说道:“董主任,你说的情况我理解。但我感觉到,不管什么理由,不管什么情况,我个人收入存在问题,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是什么先进,什么表扬就算了。要知道,一年一万多元的收入不是小数,这对单位来说是无所谓,但对我个人来说却不是小问题。”
董昕主任见龚仲没有理解他的意思,脸上的肥肉轻轻地扯了一下,面部表情有些漠然地说道:“龚主任,你是公务员身份,你应该享受什么收入,不应该享受什么收入,这是局人事处决定的,是由财务处发放的,我们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没有权力改变。”
对于董昕主任脸部表情的些微变化,龚仲敏感地捕捉到了,但他没有退缩,继续说道:“董主任,我虽说是公务员身份,但当时人事处领导只说我的工资在局财务发放,并没有说我不能享受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政策外津补贴。”
龚仲见董昕主任完全不关心自己,更不想出面找人处理这个问题,无视局里制订的二个内部文件,他就直接将当时自己与人事处的约定说了出来,看董昕主任以什么理由来搪塞。
说到这里,龚仲暂停了一下,缓和了一下语气道:“再说,我是中心的一名科长,工龄快三十年了,但我的收入却只比中心刚刚参加工作的小青年多一点,甚至比覃军一年还要少上近万元。董主任,我觉得这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说不过去的事。”
覃军,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车辆管理科的一名普通员工,初中文化,工人身份,工龄只有十多年。他曾是龚仲的手下,在办公室工作时,曾得到龚仲的关心与帮助。
但树大明“黑山事件”后,特别是正气大厦抵押事件中,那个最关键的公章是哪个盖出的,到现在还不能最后确定。龚仲与覃军的关系,就如与江南局其他干部职工一样,变得疏远起来了。
可能是考虑到龚仲的收入确实存在太大的问题,也可能是还要靠龚仲这位能干的手下做事情,董昕主任很快意识到他的漠不关心。只见董主任很快就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脸上绷紧的肥肉也慢慢松开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