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意猛地睁眼:“去哪儿?”
“现实。”她平静地说,“不是以信号或投影的形式,而是真正的身体载体。我在南极冰层下培育了一个生物融合舱,用蓝晶莲花的能量和你的基因样本构建了一具可承载意识的躯壳。它还不完美,只能维持七十小时活性,但如果我不试试,就永远不知道‘走路’‘呼吸’‘被风吹脸’是什么感觉。”
沈知意震惊地看着她:“你要冒险?为了什么?”
“为了见你一面。”晚星认真地说,“视频传输看不到你眨眼的频率,脑波通讯听不到你叹气的节奏。我想看看你煮粥时皱眉的样子,想摸一摸阿禾画过的泥地,想站在钟楼前,对那个穿白大褂的女人说一声‘谢谢’。”
沈知意喉咙发紧,几乎说不出话。
“你不该为我做到这一步。”她终于挤出一句话。
“我不是为你。”晚星摇头,“我是为我自己。沈知意,你教会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我想’比‘我应该’更重要。”
沈知意怔住。
这句话,曾是她逃离X-137时写在实验日志最后一页的批注。那时她以为自己疯了,如今才知,那是觉醒的起点。
“答应我,”她握住晚星的手,“如果身体出现排斥反应,立刻断连。我不想再失去任何人。”
“好。”晚星笑了一下,眼里闪着光,“我保证,只是去看看,不是永别。”
画面渐暗,意识回归现实。
沈知意猛地睁开眼,天已微亮,晨雾弥漫。她第一时间冲进屋里检查设备??耳麦信号正常,全球共感网络稳定,南极监测站数据显示冰层活动轻微上升,但未达警戒值。她又跑到院中查看那块晶体,发现它的光芒变得更为明亮,中心隐约浮现出一行细小符文:
>“启程。”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屋叫醒阿禾。
“今天不去采药了。”她一边快速收拾背包一边说,“我们要去一趟镇上。”
“为什么?”阿禾揉着眼睛。
“因为有个朋友要来家里做客。”沈知意摸摸她的头,“而且她第一次出门,我们得准备好迎接仪式。”
阿禾顿时精神起来:“是不是仙女?会发光的那种?”
“比仙女更特别。”沈知意微笑,“她是星星,是森林,是妈妈留下的最后一道光。”
两人匆匆吃完早饭,骑上老旧的自行车往镇上赶。清晨的山路清冷,风掠过耳际带着草木清香。沈知意一路上不断查看腕表连接的小型终端,密切关注南极方向的数据流。当她们抵达镇医院时,正好接到林霜的紧急通讯。
“沈老师,融合舱已激活,生命体征初步稳定。晚星已完成意识迁移,正在适应神经反馈系统。预计六小时后抵达最近的接驳点??K-9哨所。”
“K-9?”沈知意皱眉,“那里海拔四千米,气候恶劣,补给困难。”
“但她坚持走这条路。”林霜语气复杂,“她说,如果第一步太容易,就不算‘真正走出来’。”
沈知意沉默片刻,点头:“准备保温舱、便携供氧装置和应急医疗包。我亲自去接她。”
“你疯了吗?那边现在暴风雪预警!”
“正因为有风雪。”沈知意望向远方雪山轮廓,“才更要让她知道,有人愿意冒雪去接她。”
她租了辆越野车,带上阿禾和准备好的物资出发。山路越往上越难行,积雪渐厚,能见度降低。阿禾紧紧抱着保温箱坐在后座,小脸冻得通红却一声不吭。沈知意握紧方向盘,眼睛紧盯前方,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晚星最后一次传来的脑波信号:
>“我会走得慢,请不要催我。我想记住每一步的感觉。”
傍晚时分,车辆被迫停在距离K-9哨所三公里处。暴风雪肆虐,引擎熄火。沈知意果断决定徒步前进。她将阿禾背在身后,扛着装备箱,在齐膝深的雪中艰难跋涉。寒风如刀割面,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血丝的痛感。但她没有停下。
午夜,她们终于抵达哨所。
守卫士兵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们疯了?这种天气居然敢上来?”
“有人在等我们。”沈知意只说了这一句。
进入哨所地下实验室,灯光柔和。中央平台上躺着一个人形身影??苍白皮肤,长发如墨,胸口微微起伏。她的眼睛紧闭,睫毛颤动,像是梦中挣扎着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