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望仙门 >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黄石赠宝(第1页)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黄石赠宝(第1页)

卫河决堤处,大地震动!

原本已经被河水冲击出里许的决口,不过片刻之间,就被撕出尽倍的宽度,与此同时,决口一侧的堤岸像是被一双无形的巨手按了下去,水泽波荡之下,生生沉陷了丈余!!

这一下,就像是为掘开的河水倾泻的力量按了加速键,整条卫河的水面都因此下降了一大截,以至于另一侧的河堤都露出了大半!

河岸之上,洛川四人身后,不知何时站了一个单手背后的儒雅中年人,正平静的注视着眼前天地大动的景象,仿佛坐在。。。。。。

风过荒山,卷起细沙如絮,拂过那株初生的梅树,枝头嫩芽轻颤,似在回应某种无声的召唤。远处旅人伫立良久,终是缓缓转身,驼铃再响,渐行渐远。而那枚嵌于树根处的玉钉,在日光下微微一亮,仿佛心跳。

姬重心并未停下脚步。

他穿行于群山之间,衣袍早已褪去昔日皎洁,染了尘土与霜露,却依旧挺直如松。十年光阴未曾在他面上刻下深痕,反倒让那双眼睛愈发沉静,像一口古井,映得出星月,却不泛波澜。他知道,自己已不再是那个为一人一诺而奔走的少年郎,而是“守心印”的承载者??不是神明,不是救世主,只是一个行走于虚实边界、默默熄灭执念之火的人。

这一日,他踏入川南边陲的一座小镇。

镇名“落槐”,因镇口一棵千年老槐得名。据说此树每逢清明夜半便会低语,听者若心怀执念,便能听见亡者之声。多年来,无数人慕名而来,在树下焚香跪拜,祈求再见故人一面。有人笑醒,有人哭死,更有甚者疯癫不归。

姬重心站在镇外,望着那棵盘根错节的老槐,眉头微蹙。

他感知到了愿力的痕迹??并非自然凝聚,而是被人刻意引导,如同织网,将整座小镇笼罩其中。这不像寻常民间迷信,倒像是……有人在暗中复刻“逆枢之眼”的残影。

他缓步进入镇中。

街巷狭窄,青石板被雨水浸润得发黑,两旁屋舍低矮,檐下挂满黄纸灯笼,上书亲眷姓名。孩童不敢高声嬉闹,妇人洗衣时也低声啜泣。整个小镇弥漫着一种近乎窒息的哀思,仿佛时间在此停滞,所有人都活在昨日。

他在一家茶铺坐下,要了一碗粗茶。

老板是个跛脚老汉,端茶时手微微发抖。“客官面生,可是来听槐树说话的?”

姬重心摇头:“我只是路过。”

“唉,如今哪还有真正路过的人?”老人苦笑,“十年前那场大疫,全镇死了三百二十七口人,坟都埋满了。可自那以后,每到子时,槐树就开始响动……起初只是风声,后来……后来大家真听见了亲人的声音。”

“谁的声音?”姬重心问。

“我老婆的。”老人眼眶红了,“她说她在那边过得好,叫我别难过,好好活着。她还说……今年梅花开得早,她看见我给她的那支银簪插在枝头。”

姬重心沉默片刻:“你信吗?”

“我信!”老人猛地抬头,“她知道那支银簪!那是我娶她那天亲手戴上的,除了她,没人知道!”

姬重心低头吹了吹茶沫,轻声道:“可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正因为她是你最放不下的人,所以你的记忆里藏着太多细节,足够编织一场完美的梦?”

老人怔住,嘴唇颤抖,终究没再说什么,只默默退下。

夜幕降临。

姬重心独坐客栈屋顶,仰望星空。识海七眼悄然开启,窥探天地间愿力流转。果然,那棵老槐之下,有一道极细却极强的灵脉连接地底,其源头竟通向一座废弃的地宫??正是百年前某位修道者试图“通幽引魂”所留遗迹。

更令他心惊的是,地宫深处,竟有半枚破碎的“愿核”仍在搏动,如同心脏。

愿核,乃千万执念凝结而成的异物,本应早已被“断妄刀”彻底摧毁。可这枚显然被人从废墟中挖出,并以秘法温养多年,虽残缺不全,却已开始诱发群体性幻觉。

是谁在做这件事?

他身形一闪,如烟入夜,直奔地宫。

地宫入口藏于槐树根部,需踏七步回旋方能开启。他足尖轻点,阵纹浮现又湮灭,门户无声滑开。内里潮湿阴冷,壁上绘满古老符咒,皆为“招魂引魄”之术。中央石台上,供奉着那枚愿核,周围摆满百姓供奉的遗物:布鞋、木梳、旧信、小儿贴身长命锁……

而在愿核之后,跪坐着一个身影。

是个年轻女子,约莫二十出头,身穿素白衣裙,背脊笔直,双手合十,口中低声吟诵一段陌生经文。她听见脚步声,并未回头,只淡淡道:“你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