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官方账号粉丝只有三千多,好冷门啊,你是怎么知道的?”
“冷门吗?那是你不知道他之前的名字,那可是全民皆知的。”
“什么名字?”
诸葛松看向镜头,眼睛里闪烁着精明。
“战,忽,局。”
刚转了一圈回来的网友,一进来直播间就听到这个。
弹幕又活跃起来。
“什么??战忽局??他们不是没媒体账号吗!”
“现在这不是有了,还改名了。看来这战略风向是真的要变啊!”
“是我想的那个战忽局吗?军舰拍成渔船,运输机拍成肥鸡那个战忽局?”
“世界风云变幻,战忽局都不忽悠了,改亮剑了!”
诸葛松满意的点点头。
“没错啊,所以你们不用害怕我乱说话。”
“我可是签过保密协议的。”
“不能说的,绝对一个字都不说。”
网友们这才放心,但很快就有人对刚才的内容起了好奇心。
“所以你刚才是想说什么?还能继续说吗?”
“对啊,刚才说导弹什么设计,既然能说就说完呗~”
诸葛松拿起笔,在稿纸上随便画了个草图。
“我要做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导弹外形。”
“乘波体”。
说着,他将手中的草图展示给直播间的人看。
“其实也不算很新吧,这种构想钱老在世时就提出了,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
“遗憾的是,几十年过去了,对于它的研究一直处于停滞阶段。”
“就像‘助推-滑翔-寻敌弹道’一样。”
“他们被称为最美妙的构想,但人类的实力似乎还难以实现。”
“起码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真正做到完全实现。”
“我现在要攻克的,就是这两大难题的其中之一——‘乘波体’。”
虽然诸葛松在程宏斌给的项目计划书中看到了那么多的失败案例,但这也并不能消减他的信心。
他刚才已经研究了系统给出的文件中,关于这一方面的所有内容。
在了解原理,掌握公式之后,诸葛松需要做的,就是做出一件能证明这件技术的样品。
不同于诸葛松的侃侃而谈,直播间的网友们听得云里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