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447章 此人乃太子一母同胞之兄弟李相爷之内侄得罪不起(第2页)

第447章 此人乃太子一母同胞之兄弟李相爷之内侄得罪不起(第2页)

其一,命柳文昭携《玄鹰案录》初稿赴建业,在太守府前当众宣读裴修《复国纲要》全文,并邀请七十二家宗祠派代表听审。宣布凡参与“清议大会”者,其家族田产赋税即日起加倍征收,直至公开悔过为止。

其二,令陈子安调集防疫局医师百人,组成“南巡讲学团”,亲赴成都各县宣讲《女子入学章》意义,并当场接收百名农家女子入学,由国家供给衣食笔墨。同时发布告示:今后凡阻挠女子求学者,无论官民,一律革职查办,子孙三代不得参加科考。

其三,亲自起草《讨逆檄文》,昭告天下:“昔者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今者汉政更新,万民同治。有敢以‘祖制’为盾,行割据之实者,不论出身贵贱,皆为国贼!凡举报谋逆线索者,赏银百两;协助擒获裴修者,封侯赐邑!”

檄文一出,四方震动。有人唾骂其“专横跋扈”,更多百姓却拍手称快。尤其川中女子,闻官府真允入学,纷纷扶老携幼奔赴县城。有八十岁老妪拄拐而来,颤声道:“我活了八十年,头一回听说女人也能读书认字……让我摸一摸学堂门槛也好啊。”当场万人落泪,围观者无不动容。

而建业方面,陆氏家主本欲强硬对抗,然当《复国纲要》中赫然列出其曾资助裴修三十万钱、并承诺“事成之后许以司徒之位”的证据公布于众时,顿时瘫坐于地。七十二家宗祠一夜之间倒戈过半,争相上表请罪,愿捐粮十万石以赎前愆。

局势渐稳,然李承业深知,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冬去春来,长安再度迎来科考季。本届庶策科首次增设“实务策问”:考生需现场分析一起真实民诉案件,提出解决方案。试题公布当日,万人空巷。许多贫家子弟手持竹简,在街头反复诵读《策典》条文,只为抓住这改变命运的机会。

放榜之日,榜首赫然写着一个名字:木荣。

全场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欢呼。谁也没想到,当年那个送涂鸦画的乡野孩童,竟真的考中头名状元!景兴帝亲召入殿,见其衣着朴素却目光清澈,问曰:“卿年少登科,有何志向?”

木荣跪拜答道:“臣无他愿,唯愿天下孩童,皆不必再画‘我也能’,因人人本来就能。”

帝为之动容,当即授其“策园编修”之职,参与修订《庶民策典》第四版。

消息传至朔方,李承业正在校场点兵。听闻后久久伫立,终将那幅旧画取出,轻轻覆于新印的《策典》之上,喃喃道:“你做到了……我们都做到了一点。”

然而就在此时,边哨急报:一支神秘队伍自西南密林潜出,伪装成商旅,携带大量火油、硫磺,目标直指长安!带队者身形瘦削,戴青铜面具,身边随从皆为少年死士,口操怪异方言,唯听一人号令。

“是玄鹰卫!”苏砚声音发抖,“而且……他们带着‘炎雀计划’图纸!”

李承业猛地抬头:“什么计划?”

“焚烧长安三百议政亭,趁乱炸毁太学、策园、民声碑林,制造大乱,然后拥立一名假冒皇室血脉的少年登基,宣称‘天罚降于乱政之地’!”

“裴修终于动手了。”李承业眼神骤冷,“传令飞鸽密网,全线启动‘烛龙预警’;命赵元朗加强宫城戒备,封锁所有进出城门;调沈知微率领策园学子进驻各议政亭,组织百姓自卫联防。另外??”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通知全城医馆、学堂、驿站,一旦发生火灾,立即启用‘血清仓’救人,优先保护妇孺老人。”

一场无声的战争,在春日暖阳下悄然展开。

三日后,清明节。长安万人出行扫墓,城中热闹非凡。酉时初刻,西市突然浓烟滚滚,十余名masked死士simultaneous点燃藏匿的火油桶,火势迅速蔓延。与此同时,南城、东门接连起火,百姓惊慌奔逃。

但预想中的大乱并未发生。早有准备的坊卒与“议政亭监督团”迅速组织灭火,学子们抬着水桶往来穿梭,更有百名“昭策女儿营”老兵手持钢叉巡逻街头,喝止骚乱。赵元朗亲率羽林军封锁要道,逐一排查可疑人员。

至戌时,七处纵火点全部扑灭,三十名死士被捕,供出幕后主使正是裴修。而最关键的突破来自一名被俘少年??他在昏迷中呓语不断,译语司反复辨析,终于破解其训练密语,顺藤摸瓜,在终南山一处废弃道观内找到裴修藏身之所。

李承业亲率精锐夜袭。破庙之中,裴修盘坐于蒲团之上,面具已摘,面容枯槁如鬼。见官兵涌入,竟不惊不惧,反而微笑道:“你们以为赢了吗?我不过是棋子。真正的‘首座’,从来不在人间。”

“那你为何而战?”李承业问。

“为了纯粹。”他眼中闪烁狂热,“没有杂种,没有贱民,没有女人妄议朝政的汉家天下。哪怕它只存在一天,也是永恒。”

言毕,咬舌自尽。

翌日清晨,长安城升起第一缕阳光。三百议政亭重新挂起灯笼,孩童们背着书包走向学堂,太学门前石碑上的“托起江山者,不在庙堂,在民心”十个大字熠熠生辉。

李承业站在碑前,身后是木荣、沈知微、黎?、柳文昭等人。他们都不再言语,只是静静望着这座历经风雨却愈发坚韧的城市。

他知道,裴修死了,但“首座”的阴影仍在。那些深埋于世家骨髓中的傲慢与偏见,不会因一场胜利而消失。未来的路,依然漫长。

但他也明白,只要还有人愿意画一幅“我也能”的涂鸦,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敢于走进考场写下答案,只要每一阵风吹过,都能听见街巷间传来的《策典》诵读声??

那么,火就不曾熄灭。

那一夜,他在札记上添了最后一行字:

“黑暗千年,非一人可破。然众人执炬前行,足踏荆棘,声震山河,终将迎来黎明。此身或有尽时,此志永续不绝。炎汉三兴,不在庙堂钟鼎,而在万家灯火之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