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白银法案》,让民国农村崩溃、工业萧条、地产暴跌,金融恐慌。完全是一次大劫难。当时美国国务院远东司的司长承认,“我们收购白银快要把中国人的血抽干了”。
这个法案,倒是让日本人得到了很大的好处。日本一方面大量走私民国国内的白银,在中国银价每盎司40。5美分与世界银价65美分之间,投机牟利,利用走私白银所积累的巨额资金,来建造船舰和稳定日本的币值,同时,将中国的白银滞留北方并最终公开劫掠。客观上,美国的《白银法案》提供了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预算。
李思华知道阻止不了美国人的洗劫。此时美国的资本,控制了世界白银生产的66%和白银冶炼的77%,完全掌握了白银的定价权。
既然阻止不了你们这帮王八蛋对中国的洗劫,那我也要从美国的身上吸回一些血,李思华念叨着。
此时白银在美国的成交很稀疏,1933当年美国白银的产值不过3200万美元,那个时代除了民国,其它国家已经很少将白银作为货币储备,白银绝大多数的用途是工业。既然大萧条危机在进行中,工业用白银自然也变得很少。不过在美国炒作起来后,当然就远远不止这个规模了,至少是几十倍。
所以李思华的计划是,从现在开始,以3亿美元的准备金,不仅在美国缓慢吸纳白银,而且在全球其它地区,逐渐吸纳白银,以1年时间的长期耐心,在价格不太波动的情况下,完成3亿美元白银的收购,等到美国通过法案,把白银的价格炒起来,再逐步高价出货。这3亿美元,预计至少会带来5~6亿美元的利润,足以弥补美元贬值的损失,并且有大量利润了。
狗日的,你们既然要白银,就让你们要个够。李思华想起历史上白银法案所造成中国各地的大悲剧,不由得爆了一句粗话,怒骂了一声。
1月30日,李思华等待的另一个大消息也被确证了,那就是德国的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随着他的上台,意味着对于未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车轮已经开始转动。
李思华知道,希特勒上台后,不到一个月,就操纵了所谓的“国会纵火案”,以此将德国共产党打入深渊,而就在今年,他会获得德国议会授予的“独裁权”,这大概也是现代西方历史上的第一次,希特勒“合法”地成为了独裁者,无可争议的德国“元首”。
不过李思华对于希特勒还是有点佩服的,就是他通过“军事凯恩斯主义”,通过大量增加军备订单和抵赖英法的债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德国从悲惨的经济危机中走了出来,2年后即1935年,德国的失业率只有1。7%,确实是奇迹。
当然这是饮鸩止渴。因为军事上军备采购,不是可以无限进行的,武装完了军队后,如何得到回报?当然只有对外掠夺。否则希特勒振兴德国的资本,几乎都是从美国借来的,如何偿还?对美国赖账吗?那也同样意味着战争。
所以,所有的“军事凯恩斯主义”,最后都意味着战争,否则从资本主义的角度,那就是前期的投资都失败了。希特勒未必不知道这点,但他是一个疯狂的赌徒,让德国饮鸩止渴,总比让它立即死去强。其它的欧洲列强领导人,能力还比不上希特勒。
至于后世所谓,美国用大量的资本,武装了德国,从而用德国打垮了英国和整个欧洲,取得了世界霸权的这种阴谋论,李思华是不太相信的,就她所了解的美国高层,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这样的战略水平。更可能的是,前期是历史轨迹自然而然推动的,而后期则被美国发现了机会,因势利导。
李思华念叨着英国,最多两年,德国就会形成对英国的巨大压力。那个时候,你们还顾得上缅甸?等着瞧吧。
思考着德国的形势,李思华对于另一件有关德国的“小事”,是很满意的。
那就是到德国褥羊毛的收获之一,与德国曼恩公司合作的,搭载d4086这种140马力柴油发动机的S1H6卡车,在海南卡车生产基地,开始下线生产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动力的卡车,左右各5个轮胎,是标准的三轴“十轮车”。这种车在试验的时候,用60天的时间,在德国行驶了6500公里。
能够生产这种卡车,意味着这个时代的重载运输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只要有公路,军队携带重炮就可以成为现实。李思华决定,要在缅甸复制一个生产厂。
汽油机的WC62卡车,加上现在柴油机的S1H6卡车,是可以一直应用到二战的,整个卡车运输体系的根基,已经完成了。
3月初,李思华抵达了缅甸。她从若开邦登陆,一路北行视察,到3月中,才抵达根据地首府设置的地点,克钦邦的帕敢镇,这个翡翠贸易的中心城镇,以及帕敢铁矿所在地。
根据地将总部设在帕敢,主要原因是两个,第一是计划中的煤钢化综合工业体,当然要依托帕敢铁矿,未来基本会复制石碌模式,同样在此建设一个100万吨级别的钢铁厂,作为这个综合基地的核心工业。第二则是此地离开云南很近,越过当时的国境不远,就是保山和大理。这里同样是未来发动云南攻略的适合地点。
经过这几个月的强化运输,帕敢煤钢化综合工业体的相关主要设备和生产线,已经运输到位,这非常不容易,这是这几年拼命修山路的成果,现在从若开邦和钦邦,两条从海岸穿越山岭,一直到克钦邦,然后延伸到掸邦的5米宽的公路,已经基本建成。
李思华视察现场的时候,各厂区土地平整已经接近尾声,开始在做基础,布置地下管线。
实际上,在这几年的大萧条危机中,李思华一共储备了600万吨的钢铁产能,她计划在海南、缅甸、贵州和云南各修建一个100万吨的煤钢化工业综合体。其余的200万吨产能,则在铁矿资源丰富的贵州,以及云南择地建设几个50万吨的中型钢铁工业基地。
如果能完成600万吨的钢铁产能建设,就意味着基本上追上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部产能。历史上,1937年日本钢铁产能达到最高峰,即700万吨,其中大部分来自于美国的废钢铁回炉,而东北提供了每年72万吨,朝鲜提供了每年17万吨左右。此后日本钢铁产能随着战争进行,每况愈下,到1945年仅剩下26万吨产能。
当然,无论如何,与此时的美国是不能相比的,其钢铁产量已经超过了6000万吨,李思华的计划即使完成,也只有其产能的110不到。不过正是因为美国有如此大的产能,在经济危机中,她才能廉价地拿到这600万吨产能的所有设备和生产线。而其它两个大国,英国产能1318万吨,苏联产能1832万吨,都是远远不能比的。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慨叹了一声,日本能够对华发动全面战争,其物资储备,几乎全部来自美国。1932-1939年间,日本70%的废钢铁、90%的铜、75%的石油都来自美国。所以,当1940年美国发现日本的资本基本上被美国割完了,开始对日本禁运的时候,日本的军事能力就开始江河日下,只好铤而走险,袭击美国珍珠港,开启了太平洋战争。说白了,美国以为自己已经捏住了日本的睾丸,只是没想到这帮疯狂的家伙,宁可自己做太监。
所以李思华对于褥美国的羊毛,是毫无愧疚的,反而她只恨自己,不能褥得更多一些。从美国赚到的那些工业资本和资源,只不过是从美国欠中国人民的血债中,拿回来的九牛一毛。
李思华与冯百驹等缅甸根据地的领导人,召开高层会议,对根据地的下一步工作做了全面部署,重要的内容包括:
一、到4月底,全部计划部署缅甸的27个师中,剩余的7个师,都会完成部署,届时在缅甸的总兵力,将达到45万左右,足以应对英国全面动员英印军的潜在最大攻势。
二、即使最终与英国达成妥协,也要在缅甸至少要保持25个师左右守备,以打消英国人的觊觎。云贵攻略的兵力,还要另外筹措。在1932年下半年,德州军工利益体即将完成全部30个师准备生产的时候,李思华已经增加了15个师的订单,这是因为昌江兵器工业基地的产能还上不来,也有限。预计本年度即1933年,昌江可以生产5个师的装备和弹药,因此加起来就是新增20个师,这部分兵力将是发动云贵攻略的主力。
三、新增武器装备,美国方面的交货是已经从1月开始,每个月提供2~3个师的装备,到6月份完成全部交货,所以我们将力争在8月份,完成全部运抵缅甸,装备新军。而昌江的供应,主要将在下半年完成,上半年仅能完成1个师的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