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交心,力劝叔父急流勇退
叔父终於问起这件事来了。
胡翊知道这件事他一定会过问,也早就將应对的言辞想好了。
望著胡惟庸,胡翊这时便说道:
“陈允恪这样的人,便不该留在东宫,此人心术有异。”
对於这种人,胡翊是打心底里瞧不上的,不仅容不得,而且是深恶痛绝。
坏事他们做,锅全都甩给別人背,而且还能脸不红、心不跳,显得是那样的义正辞严去指责別人。
胡惟庸对於眼前这个亲侄儿的执著,感到震惊!
望著胡翊,他眼中闪过一丝不解,疑惑的问道:
“那你就连李相的面子也不给吗?”
“叔父。”
胡翊忽然正色道:“侄儿谁的面子都不会给,毕竟我现在做的是太子东宫的詹事,东宫更加不能出问题,我会更加严格的掌控。”
胡惟庸摇著头,嘆了口气说道:
“李相乃是国之重臣,即便你是駙马,轻易的也见不上他的面。
“埃,这次说起来本该是为叔的来找你討要这个人情,结果李相念在咱们同为淮西人,你又是我的亲侄儿的份上,便说要亲自过来和你聊聊以示亲近,如此才会主动到东宫来见你,这本是一片好意,你若是接下了他这片好意,日后在朝堂上平著走,对咱们几方都有好处。”
说到此处,胡惟庸垂下头,缓缓地摇晃著脑袋: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可你不接他的好意,反倒驳了李相的面子,咱们胡家以后便不好过了。”
胡惟庸显得很无奈道:
“李相是最爱惜面子的人,他那人又最是记仇,那康茂才虽不是我淮西人,却也是大明开国的功臣,乃是李相的下属,如此一来你便把三家都得罪完了,你叫我怎么处?”
胡惟庸说的倒也对。
站在他的角度上,这本来是个三贏的大好事,却硬生生因为胡翊的执著,现在变成了三输的局面。
可是,他们这些人都被困在权势这个牢笼里面了。
洪武年间,有资格做出最终裁定的人只有一个。
那便是一一朱元璋!
想跟皇帝玩心眼子,换成明后期的那几位可以,但是在朱元璋的面前玩弄这些小动作、搞朋党。
这就是找死!
毕竟老朱是个泥腿子出身的皇帝,根本不受太多礼教、律条的束缚,行事作风简单粗暴,他本又是个多疑、善猜忌的性格。
如今大明四海已定,还跟朱元璋对著干、搞结党,这是不明智的。
胡惟庸显然不想就此放弃,还想加上自己这张老脸,希望劝动胡翊做出改变。
他拿起了刘基来举例子道:
“翊儿,即便你贵为当朝駙马,也不该得罪李相啊,他的权柄已经通了天了,执掌御史台的刘基都能败下阵来,刘军师此人谋略城府之深连陛下都为之讚嘆,到头来下场又如何呢?”
“喉!”
“咱们胡家又如何比得上刘军师的城府?如今得罪李相,无异於以卵击石,有朝一日若因此而获罪,李相的报復来得是相当快的,到那时叔父丟了乌纱都是小事,只怕你这些堂叔、叔母、堂兄弟们,甚至是你的爹娘都要承受怒火啊!”
胡翊却是摇起头来,不以为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