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青宴结束之后,便回到公司对《疾速追杀》的分镜稿进行修改。
其实,这部电影原版就很风格化。
而现在,方元打算再將这种风格继续加强。
用高对比度的光影切割空间,夜店的镭射蓝紫与枪火的炽白在黑暗中炸裂,飞溅的鲜血在频闪灯下凝固成慢动作的泼墨画。
动作美学的暴力交响曲,將霓虹、节奏与杀戮糅合成令人窒息的视听盛宴。
如今,方元將自己从《梵谷之死》拍摄中领会和学习到的东西,提炼成一套成体系的经验与风格。
任何一位大师级导演,都肯定有著自己的风格。
像是马丁·斯科塞斯老爷子,他就喜欢使用手持摄影与动態镜头,霓虹灯与阴影的对比堪称一绝,而且还不缺乏真实感。
现在杀青之后,方元就好像是被梵谷点了脑壳,已经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不过,这样的风格,是只能在《梵谷之死》这样的片子里发挥,还是他的任何电影都能使用。
最终要通过《疾速追杀》来进行尝试。
“等到《梵谷之死》后期特效製作走上正轨,我就可以开始kcu的製作了。”方元心中想著。
他向来是快枪手。
去年连续拍摄製作三部电影,其中两部小成本,一部中等製作標准。
《梵谷之死》自然也算好莱坞中等製作。
《疾速追杀》也不例外。
都需要几千万美元的製作成本。
不过相比之下,《疾速追杀》最多3000万美元就能拍完。
《梵谷之死》因为后期特效量的缘故,8000万美元预算方元能全部光。
当然,不是说8000万美元全部都用来製作特效。
方元自己的导演费,还有剧组、演员的日薪和片酬,以及场地设备租赁等。
这些加起来,大概4000多万美元没了。
剩下的资金,將会全部投入到《梵谷之死》的后期製作中。
於是第二天,方元很快找到好莱坞能够排进前十的数字特效公司。
负责人听完方元的要求,自信满满地拍拍胸脯:“导演,你就放心吧,我们公司之前还参与过《黑客帝国》的一部分特效工作,你这部片子的特效难度並不大,保准给你办得漂漂亮亮。”
方元脸上露出笑意:“那我就定你们了,下个月能完工吗?我这边的剪辑工作需要和特效製作同步进行,所以我们之间的交流或许会很频……”
“等一下!”负责人抬手打断道,额头冷汗流下。
他不可思议地看著方元:“导演,你这部片子的特效製作,至少要半年啊!一个月时间怎么可能做出来?”
“哈?”方元愣住了。
怎么会要半年呢?
《梵谷之死》的特效要求並不高啊。
而且他给出的需求也很清晰。
放在后世,或许连一个月都不需要,大概十几天就能渲染……
等等,不对!
猛然间,方元回过神。
他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