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派来的马车算不上奢华,但足够平稳结实。赵楷坐在车里,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汴京街景,心情复杂得如同打翻了五味瓶。
几天前,他还是个被软禁在破院里、顶着“妖道”嫌疑、前途未卜的落魄宗室。而现在,他正被送往枢密院直属的将作监,成为一名光荣的(?)军械研发人员。
这身份转变之快,之魔幻,让他感觉自己像坐上了一架没有安全带的过山车。
铁蛋坐在他对面,怀里紧紧抱着那个装着他们全部家当(主要是工具和那点可怜的私房钱)的破木箱,脸上又是兴奋又是忐忑,小声嘀咕:“郎君,新地方……管饱饭吗?”
赵楷哭笑不得:“管,肯定管饱。”枢密院要是连饭都不管,那也太抠门了。
马车最终在一处戒备森严、气氛肃穆的官署区域停下。与热闹的市井相比,这里安静得多,空气中仿佛都飘荡着公文和印泥的味道。
来接引他们的是一名四十岁上下、面容精干、穿着低级文官服色的吏员,自称姓孙,是枢密院将作监的一名主事。
“赵……先生,”孙主事似乎不太确定该如何称呼这位空降的、身份特殊的“技术人才”,语气带着公事公办的客气,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您的公廨和工坊已经安排妥当,请随我来。”
他领着赵楷和铁蛋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相对独立的跨院。院子不大,但干净整齐,正房三间,两侧是厢房,其中一间明显被改造成了工坊,里面已经摆放了一些基础的木工和铁匠工具,虽然依旧古朴,但比赵楷那个破工棚里的强了何止十倍。角落里甚至还堆放着几捆新到的木料和一小箱金属件。
“此处便是您日后理事之所。”孙主事介绍道,“一应物料需求,可开具清单,由在下代为申领。若有疑难,亦可询我。”
赵楷连连点头,心里暗自咋舌:这待遇,这资源,比他单打独斗强太多了!果然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多谢孙主事。”赵楷拱手道谢。
孙主事摆摆手,又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此乃曹承旨交代下来的第一项差事,请赵先生过目。”
赵楷接过文书展开。上面是枢密院下达的正式指令,要求“将作监新募匠师赵楷,限期一月,试制改良型指南车一架,需载人,指向精准,坚固耐用,以供军中勘测方位之用。”后面还附有一些粗略的技术要求。
果然是指南车!而且是要能实际应用的大家伙!
赵楷顿时感觉一股热血涌上心头,理工男的挑战欲被彻底激发。
“请孙主事回禀曹大人,赵楷必当竭尽全力,按期完成!”他信心满满地保证。
孙主事点点头,没再多言,告辞离去。
人一走,赵楷立刻卷起袖子,对铁蛋吼道:“铁蛋!收拾东西!开工!”
他迫不及待地冲进工坊,拿起炭笔和领来的粗糙纸张,开始疯狂画图。
有了官方支持,他的思路立刻开阔了许多。不再需要像之前那样抠抠搜搜、东拼西凑。他可以直接设计更合理的结构,要求更好的材料!
大型差速齿轮组!坚固的车体框架!精密的方向调节机构!甚至可以考虑加装减震装置!
他完全沉浸在了设计的海洋中,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凝神思索,时而拿起工具对着木料比划。
铁蛋则吭哧吭哧地把他们的家当搬进屋里,然后就被赵楷指挥得团团转:锯木头、磨工具、清理场地……
接下来的几天,赵楷几乎吃住都在工坊里。枢密院的食堂伙食果然不错,顿顿有肉,铁蛋幸福得差点把舌头吞下去。
材料也陆续到位。优质的硬木、韧性好的竹材、甚至还有少量用于关键部件的青铜!虽然申请流程需要孙主事经手,偶尔会被询问用途,但总体上还算顺利。
赵楷的设计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绘制了详细的零件图,标注了尺寸和要求,然后指挥铁蛋和后来配给他的两名学徒工(也是枢密院的匠户)进行粗加工,自己则负责最精密的组装和调试。
过程依旧充满了他特有的“歪楼”风格和与现代思维的碰撞:
“这榫卯结构强度不够!得加金属连接件!”
“轴承!我需要轴承!没有滚珠?那至少给我弄个铜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