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大清噬银黑洞的金钱美女局 > 第103章 研修馆抄出猫腻(第1页)

第103章 研修馆抄出猫腻(第1页)

杭州阜通钱庄斜对面的“阜通研修馆”,今儿个一大早门脸就擦得锃亮,红漆大门上挂着“培育良才,兴我钱业”的匾额,不知情的还真以为是正经教账房的地方。可馆里的“学生”们却一个个没精打采——穿绸缎的柳少爷靠在椅背上打盹,戴玉扳指的张公子在纸上画小人,只有两个穿粗布的真学徒,缩在角落对着算盘发呆,连“九归诀”都背不利索。

“哐当!”

大门突然被人踹开,十几个身着藏青官服的密查队员鱼贯而入,腰间的长刀撞出清脆声响。为首的李都头把腰牌往桌上一拍,声音震得屋顶灰都掉了点:“奉钱法整饬署令,查抄阜通研修馆!所有人原地待着,不许动!”

打盹的柳少爷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画小人的张公子手一抖,毛笔在纸上戳了个大洞。正在后堂喝茶的周景明听见动静,赶紧撩着袍子跑出来,脸上堆着假笑:“哎哟!李都头这是干啥?咱这研修馆是正经培育账房的地方,没犯啥错啊!”

“正经?”李都头冷笑一声,眼神扫过那些慌慌张张的“学生”,“我倒要看看,你们是怎么培育账房的——这位柳少爷,你说说,‘一上一,二上二’之后是啥?”

柳少爷是退休户部尚书柳仲文的儿子,哪真学过算盘?支支吾吾半天,憋出一句:“是……是三上三?”

周围的真学徒忍不住低笑,李都头当即喝道:“连最基本的算盘口诀都不会,也配当账房学徒?周景明,你跟我装什么糊涂!”

周景明脸色白了白,还想狡辩:“这……这孩子刚进来没几天,还没教到呢!”

“没教到?”李都头冲手下使个眼色,“搜!重点查账房和周掌柜的卧房!”

密查队员立刻行动起来——账房里的书柜被翻了个底朝天,账本一本本摊在桌上。一个队员突然喊道:“都头!这儿有本‘挂名人员名单’!”

李都头走过去一看,名单上记着二十多个人名,每个名字后面都写着“月银XX两”“无需签到”,最上面一行就是柳少爷的名字,月银200两,备注里还写着“柳尚书令,好生照看”。

“周景明,你给我解释解释,”李都头把名单拍在他面前,“这些人不用来上课,还能月月领银,这叫培育账房?我看是给官员子女开的‘挂名养老院’吧!”

周景明额头上的汗一下子就下来了,手忙脚乱地去抢名单:“这是误会!都是朋友托我照看点孩子,没真发银……”

“没真发银?”另一个队员举着本蓝皮账本跑过来,“都头,你看这账本!‘培训费’里列支了‘学徒月例’,上个月刚给柳少爷支了200两,周掌柜还签了字呢!”

账本上的字迹清清楚楚,正是周景明的手笔。周景明的手垂了下去,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话来。

李都头没给他喘息的机会,又道:“继续搜!我听说,你还把烂项目包装成好项目骗贷款?”

队员们立马冲进周景明的卧房,撬开床底下的暗格,搜出一叠厚厚的文件。最上面是一份《杭州城西布庄评估报告》,里面写着“布庄滞销,库存积压,濒临破产”;可下面紧接着就是一份《漕运布疋供应商申请》,把同一家布庄吹得天花乱坠——“货源充足,品质上乘,专供漕运船队,年利润可达10万两”,申请贷款80万两,落款处盖着阜通钱庄的印,还有周景明的签名。

“周景明,你可真会包装啊!”李都头拿起两份文件对比,“破产布庄摇身一变成了漕运供应商,这80万两贷款要是批下来,是不是又进了你自己的腰包?”

周景明的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被两个队员架住才站稳。他看着那些文件,声音带着哭腔:“我……我就是想帮布庄周转,没想着骗贷……”

“没想着骗贷?”李都头又拿出一张银票,“这是从你卧房抽屉里搜出来的,5万两,出票人是那家城西布庄,日期就是你提交贷款申请的第二天。你敢说这不是他们给你的好处费?”

这一下,周景明彻底垮了,头垂得低低的,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我错了……我不该给官员子女挂名发银,不该包装烂项目骗贷……可这都是金满堂教我的!他说只要做得隐蔽,没人会发现……”

“现在知道推给金满堂了?”李都头冷哼一声,“你给柳少爷挂名,每月200两,一年就是2400两,这钱从钱庄‘培训费’里出,等于拿朝廷的钱讨好官员;你包装烂项目骗贷,钱庄亏空越来越大,百姓兑不到银,你就不怕遭天谴?”

周景明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哭。外面的百姓早就围了过来,看着研修馆里搜出的名单和文件,一个个骂开了:“原来这研修馆是洗钱的窝子!亏我还以为是正经学堂!”“周景明真不是东西!拿我们的血汗钱给官老爷的儿子发薪!”“整饬署干得好!快把他抓起来!”

李都头冲手下道:“把周景明绑了!名单、账本、文件都收好,带回署里!这些‘挂名学生’,也都登记下来,回头一个个查!”

两个队员拿出铁链,套在周景明的脖子上。周景明被拉起来的时候,看了一眼那些还在发愣的“学生”,又看了一眼墙上“培育良才”的匾额,突然捂着脸嚎啕大哭——他费尽心机搞出来的“研修馆”,本想当洗钱和攀附官员的幌子,没想到最后却成了送自己进大牢的铁证。

密查队押着周景明走出研修馆,街上的百姓纷纷让开道,有人朝周景明扔烂菜叶,有人骂他“蛀虫”。周景明缩着脖子,不敢抬头,只能被队员推着往前走。

路过浙昌钱庄的时候,李都头特意看了一眼那辆停在门口的金丝楠木马车,对身边的副手道:“下一个,该轮到郑裕丰了。通知弟兄们,准备好,明儿一早就去查他!”

副手点头应道:“都头放心,早就盯着他了!那辆马车里,指不定藏着多少猫腻呢!”

夕阳西下,把研修馆的匾额染成了暗红色,像是蒙上了一层血。杭州城的钱庄反腐风暴,己经刮倒了孙鹤年、林砚秋、周景明,下一个,就是浙昌钱庄的郑裕丰。而这仅仅是开始,那些藏在背后的“大老虎”,很快也将无处可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