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青春祭:一个知识分子的砚边忆旧 > 第4章 4 我的五朵金花(第2页)

第4章 4 我的五朵金花(第2页)

我这才想起此人,但一切都悔之晚矣。人家当时情意绵绵,我怎么一点没察觉呢?真是傻瓜一个。这事我会在后面再做细介。她女儿姓徐,有两种可能:一是前夫正巧姓徐;二是她后来离婚了,女儿跟她姓了。

第西朵金花名叫:杨希良。男人化的名字。她长相极美,那是一种端庄之美。毕业分配时,分到静安区的学生共17人,她是其中之一。拿到报到证,她故意在我身边叫一声:“哦!培明中学,我一点也不喜欢!”

我知道,杨希良这话是有意告诉我的,其实这年二月的一天,我们在常熟路上一家书店相遇过,我与她有过接触,但感情没随之深入下去。每一念及,甚憾其事。

那是1961年寒假,2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因在家闲着无事,便从愚园路576弄“西明别墅”家中出来,步行至华山路静安寺,那里有一家较大的“新华书店”。我去转转,看看有什么我感兴趣的书。

从新华书店出来,信步朝南,至常熟路口,那里有一家旧书店。那个年代,上海的旧书店很多,有数百家,尤其是在福州路一带。后来“文革”过后,旧书店减少90%。到了本世纪初,旧书店更是凤毛麟角了。

我是常熟路这家旧书店的常客,熟门熟路。

进店后,照例先看有什么价廉物美的世界名著,如果中意的,淘一本回去看看。那时学校规定我们中文系学生每周要交一篇关于世界名著或中国经典名著的书评。这是作业,马虎不得。我不愿意人云亦云,总希望自己的书评有创新之意。不读原著,写不出好书评来。于是,淘旧书店便成了我寻找写书评题材的捷径之一。那时旧书很便宜,二三角即可购买一本。

旧书店里,顾客不多,都在翻书,约五六个人。忽然,我看见书店最里面,站着一个绿衣女郎,十分美丽、端庄。她也在翻书。我在她身边站着,一边打量她,一边翻书。此时,我的心思全乱了,她完全吸引了我。

这位绿衣女郎看我一眼,没吱声。各人翻看着各人手中的书。这样持续了半个小时之久。

快到吃午饭时间了,绿衣女郎放下书,走过我身边,姗姗走出书店。我可以闻到她的发香。那时不兴打扮,那是一种少女之体香,加上一身绿色衣服,极其醒目。

不是说“世上最般配的是红男绿女”吗?我不知道这绿衣服是由什么料子做成的。当然不可能是旗袍,如果是40年代,她若穿这身绿旗袍,完全有资格参加选美比赛。我在猜想,这衣服的料子有可能是灯芯绒布,在60年代,己经是很高级的布料了。每个居民布票才二尺六寸,一套灯芯绒衣服需要多少尺寸布呢?也可能是毛料做的,反正我不能断定。此时我居然心痴神迷,尾随着她跨出大门的脚步,一同走出书店。

我盯她的梢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盯女孩的梢。

她朝西款款步行,我也朝西行走,尾随在她后面。

噢,那是多么美好的青春岁月,多么令人神往的回忆。鸟语花香,万物盎然。

到了乌鲁木齐北路,她径向北,我也向北,继续跟在她后面。因为乌鲁木齐北路与我回家的方向是一致的。

走到“静安区文化馆”处,她过马路了,我不好意思跟着她过马路,便站在文化馆大门口,定睛看马路对面的她。

她走进了一条大弄堂,我记得那是乌鲁木齐北路498弄(年代久了,可能弄号记错了),里面是一幢幢西式洋房。她走进弄堂里的最后一幢房屋,消失在大门里。

9月1日那天,我去静安区教育局报到。巧了,她也在场,也是前来报到的,并且立刻认出了我。她在报到处填罢表格,故意大声说:“呵!培明中学,我一点也不喜欢!”

我知道,她这句话其实是告诉我她的分配去向。后来,我与她时常在区培训中心相遇,但感情没能深入下去。

此时,教育局局长段力佩、上海著名老教育家,一个老革命家、兼育才中学校长,亲手把去六十一中学的《报到证》交给我,我双手恭敬接下,心情十分激动。

我工作了!我离开上海师范学院,走向社会啦!

我知道,六十一中学是区重点中学,比培明中学高一档。在我毕业前夕,我被批准入团了,因为填写毕业志愿时,我第一选择西藏,第二选择新疆,第三选择青海。校领导认为我表现不错,所以在分配上对我做出较为有利的决定。

8月10日,是我入团申请批准的一天,班级开会,全班同学都说要向我学习,坚持一个革命目标,奋斗二年,努力不懈,这是最为可贵的精神。

这天的班会,令我难忘!更令我难忘的是我的“五朵金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