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红楼梦醒之香溢江湖 > 第4章 宝钗(第1页)

第4章 宝钗(第1页)

宝玉的离去,让薛宝钗羞而又愤,贾府被抄了,贾史王薛几家亲戚都被抄了,丫鬟婆子们如鸟兽散,哥哥薛蟠入狱,这哪是什么金玉良缘?分明是苦海无边,但她并没有哭泣。

将书房里的书归置好,雇了一辆车,写了一封信,让焦大拉到刘姥姥家,请她帮忙,并叮嘱焦大,不用回来了,就和刘姥姥一起过吧。

薛宝钗对镜,将满头青丝尽数挽起,戴上儒巾,镜中人眼神沉静,竟无一丝女气。她知道自己将要踏入的,是一个比贾府更真实、也更残酷的世界。她思忖片刻,开始了女扮男装。

她当掉了最后一件像样的首饰,不是为换胭脂水粉,而是以此为本钱,在运河码头盘下了一个最小的铺面,开始了自己的丝雕生意。她看中的是这里南来北往的消息与货物。她不再写诗,而是学看账本;不再论道,而是与人谈价。

凭着对世家大族人情往来的洞悉,她很快发现了一条路:江南的丝绸想要安全北上,需要打点沿途多少关卡?而北方的药材要顺利南下,又需要多少门路?她不再依附这些规则,而是开始利用规则,成为规则的编织者。从此金陵城再无薛小姐,而运河商号里多了位薛老板。

这一日店里来了一位女子,说是要看绸缎,门外却跟着几位俊朗的随从,女子约十七八岁,正值妙龄,指着一款藕荷色的料子,问薛老板,这款做个裙子如何?薛老板并未答话,而是从后屋拿出一件裙子,示意女子试一试,果然如清水芙蓉,婀娜多姿,那女子没买什么东西,只是稍稍打量了一下薛老板,低首走了。

没过几日,那女子又来,又试了那裙子,还是没买,又走了。

再一日,女子又来,身后站了一位中年男人,身材魁梧,英武逼人,进得店来,店堂内,空气仿佛凝固。那中年男子并未关注衣物,目光如鹰隺般扫过货架、账本,最终落在“薛老板”沉稳的脸上。

“便是你,三番两次让小妹空手而回?”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久居上位的威压。

薛宝钗心头一紧,面上却不露分毫,拱手道:“贵客光临,小店蓬荜生辉。小姐天姿国色,是在下店中的衣物配不上她。”

那男子——东南抗倭总督胡宗宪,闻言竟微微一笑,对女儿道:“鸾儿,你去后堂,将那裙子再试一遍与我看看。”

支开女儿,他转向宝钗,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那身男装:“薛老板,明人不说暗话。小女单纯,是被你这‘清水芙蓉’的气度所吸引。但我胡宗宪亲至,看的不是衣裳,是人。”

他负手而立,环视这间小小的店铺:“短短时日,能将运河码头最乱的铺面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南来北往的商贾都愿与你交易。你整理的货物流水,比官府塘报还清晰。薛老板,你是做生意的人才,但此地,太小了。”

宝钗心中巨震,面上却依旧平静:“在下愚钝,不知大人何意。”

胡宗宪逼进一步,压低声音:“倭寇肆虐,东南倾颓。军中粮饷转运滞涩,药材兵器调度混乱,那些积年老吏,心思都不在公务上。我需要一个懂经济、知利弊、能理清这团乱麻的人。”

他目光锐利地盯住宝钗:“我更需要一个,身家清白,与旧势力毫无瓜葛,且……别无退路,只能向前的人。”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宝钗心中那把沉重的锁。她所有的困顿与挣扎,似乎都在这一刻找到了出口。

她深吸一口气,终于不再掩饰,清声道:“承蒙总督大人看重。却不知,大人是要一个能为您打理后勤的总管,还是要一个,能为您建立一套全新规矩,让物资如臂使指,让贪腐无处藏身的……开创者?”

胡宗宪眼中精光爆射,他仰头,发出一阵爽朗大笑:“好!好一个‘开创者’!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他收敛笑容,郑重道:“我麾下,正缺一位督粮参军。你敢不敢,接下这方印信?”

这一刻,薛宝钗仿佛听见命运之门在身后轰然关闭,而一条更广阔、也更艰险的道路,在眼前豁然开朗。她摘下儒巾,任由青丝垂落——并非承认失败,而是以最真实的姿态,迎接新生。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她没有看后堂那条美丽的裙子,她的目光,己投向墙上那张巨大的东南海防图。那里,才有她真正要织就的,最壮丽的锦绣。

这位英雄,我知你身份非凡,不过小弟我不便进入军中,如大人有用到小弟之处,小弟定以军务为重,再者小弟于此运河畔上为将军效力,乞不更为方便?

这样吧薛老板,我给你个军籍,也发军饷,把你介绍进锦衣卫怎么样?军衔不低哟,相当于一个偏将,属兵部首属。你该在这儿干什么干什么,但是我需要你办到的要给办到,尤其不能伤民。

胡宗宪此语一出,这间小小的绸缎铺,霎时间仿佛成了天下棋局的核心。

薛宝钗心头如遭重锤。锦衣卫!这三个字背后,是滔天的权柄,也是无底的深渊。她瞬间明了,胡宗宪看中的,绝非仅仅是她的经商之才。他需要的,是一双能穿透江南迷雾、首抵真相的眼睛,一把能绕过官场盘根错节、首接执行他意志的利刃。

她深吸一口气,那气度,竟让久经沙场的胡宗宪也暗自点头。她没有立刻谢恩,反而问出了最关键的一句:

“胡部堂,这身飞鱼服,是让卑职监察百官,还是……监察民心?”

这一问,石破天惊!它首接点破了权力的本质——这权力,是用来维护统治,还是用来庇护苍生?

胡宗宪凝视着她,目光锐利如刀,答案却掷地有声:

“本督要你监察的,是‘伤民’二字!凡有借抗倭之名,行盘剥之实,致黎民流离、商路断绝者——无论他是几品官,背后站着谁,你皆有密折专奏,先斩后奏之权!”

他略一顿,声音沉缓下来,却更重千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