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果然如仪琳所料,吴仁叫见有人到衙门闹事,便来请不戒大师,大师倒也痛快,跟随吴仁来到众人面前,那几个混混没有吴仁在场当时还不敢动手,见吴仁带了不戒大师来了,胆气顿时壮了起来,夺过几个农户手中农具便与桃谷六仙等人推搡起来,桃谷六仙此时哪里还会客气,看似跌跌撞撞,实则早己暗运神功,点了那几个混混的穴位,此时那几个混混的婆姨也赶来,正是那日欺负老妇人的几个,也加入了混战,她们使出浑身解数,连抓带挠,桃谷六仙见有妇女加入,急忙带了众人便跑。
那日吴仁见识了不戒大师的“身手”与“贪欲”后,果然对他更为倚重。这夜,他神秘兮兮地邀不戒前往一处僻静山庄,说是要引荐一位“京里来的贵人”。
山庄隐于山林深处,戒备森严。踏入灯火通明的内堂,只见一场盛宴正酣,主位上坐着一位面容白皙、眼神倨傲的官员,身旁簇拥着几个幕僚模样的人。吴仁快步上前,躬身禀报:“赵大人,这位就是不戒大师,一身本事,正是我等急需的助力!”
那赵大人,正是当朝一名大员手下心腹,此次以“督办改稻为桑”为名,实则为严党搜刮东南财赋。他抬眼打量了一下不戒,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酒过三巡,吴仁见气氛热烈,便将不戒拉到一旁僻静处,压低声音,脸上混杂着狂热与贪婪:
“大师,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什么修庙圈地,那都是小打小闹!请看——”他推开一扇暗窗,指向后院。
只见那里火光闪烁,叮当之声不绝,赫然是一个正在打造兵器的地下工坊!数十名工匠正在忙碌,打造出的,分明是倭寇惯用的野太刀和重箭!
“那海瑞和老秃驴,借寺院之名,暗中在筹建军事造办场,想为戚继光造炮?哼!”吴仁冷笑,“我等正好借机夺了那场地和工匠!赵大人需要政绩,我需要财路!咱们打造出的兵器,通过海上路子,卖给倭人,利润何止百倍!届时,戚继光要的炮造不出,倭寇手里的刀却是我们打的!这东南,岂不是我们说了算?”
不戒大师心中巨震,如翻江倒海,面上却竭力维持着贪婪与兴奋,抚掌低笑:“妙啊!吴施主真是大手笔!和尚我只知杀人放火,这等翻云覆雨的大事,听着都提气!”
吴仁见他如此,更加得意,搂着他的肩膀:“有了大师这等高手押运货物,震慑宵小,我等大事何愁不成!”
然而,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不戒大师稳住吴仁,暗中将这天大的阴谋通过隐秘渠道传给了仪琳。也正在他们紧锣密鼓准备夺取造办场之际,桃谷六仙当日种下的“恶因”悄然爆发。
不过五六日功夫,当日参与斗殴、被点了穴道的几个混混,连同那志得意满的吴仁,竟真的相继瘫倒在床,口不能言,身不能动。
“天罚!这是天罚啊!”消息瞬间传开,百姓拍手称快。
县衙内,赵大人闻讯又惊又怒,严令县丞抓人。可衙役们扑了个空——那几户关键的农家,连同他们那些“亲戚”,早己被海瑞一纸征兵文书,名正言顺地征入乡勇营中!
班头拿着那份盖着海瑞大印的名册回报时,县丞面如死灰,双手颤抖。他首到此刻才惊觉,自己卷入的旋涡有多深。海瑞这“明征暗护”的一手,不仅保下了人证,更将案件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在海瑞的军营里,被“征召”的桃谷六仙围着仪琳邀功。
在寺院禅房,方丈与得知全部阴谋的不戒相对无言,气氛凝重。
而在那隐秘山庄,赵大人气急败坏,失去了吴仁这个地头蛇,他的夺场通倭计划遭受重挫。
不戒大师将怀中王阳明的书信、圈地文书,以及脑海中那兵器工坊的骇人景象紧紧收拢。他知道,送信己刻不容缓。他必须立刻见到海瑞与胡宗宪,将这足以震动朝野的“通倭大案”和盘托出。
窗外,山雨欲来